第十八章 非议-第2/2页

加入书签
    其实这赈灾的内容上次就议论过,而此次再来议论,众人便把先前的治理策略和包知府上任之后的策略一对比,便能够发现其中的得失。有人更是引用了沈括的一方语录,着重点名的前任知府的过失。

    但是有人却对这次恩赏有些非议,认为恩赏也该是论功行赏,不该有失偏颇,马文才虽然不在乎虚名,可是朝廷给他的封赏有些少了,朝廷这般如此,会寒了天下士人的心。

    苏老听了微微蹙眉,还未说些什么,便又有人附和。

    “是呀,这赏罚不明,不成体统,将来如何有人愿意为朝廷出力?”

    “似马公子这样的功劳,却只是落得一个九品散官,而宋玉在下并未见到他为赈灾出些什么力气,为何有如此恩赏,在下确实不明朝廷何意,若是将来都是如此恩典,学生便觉得这朝廷法度该改一改。”一位姓赵的书生,便直接挑明自己的疑惑。

    而方才那些和马文才接触过的人,先入为主,也俱声附和,觉得朝廷赏赐不公,有人盗功盗名,置礼法与不顾,其实也就是指着在骂宋玉。

    “宋公子,在下见识浅薄,也并非针对阁下,还请宋公子为在下解惑,宋公子在此次灾情之中有功绩赢得赐袍借绯,若是有功,在下愿意赔罪,若是无功,在下必要上书包知县,直言这恩赏之失。”这位姓赵的公子倒是言辞恳切,满脸认真的望着宋玉。

    此话一出,便立马有人质问宋玉。“宋公子说说,也让我们见识见识宋衙内的功绩。”虽然是这么说着,却不是赵公子那般,而是满脸戏谑的看着,脸上的表情就是根本不会相信宋玉有什么功绩,也没有什么求解之意。有了这两位的开头,后面人便也是不屑的望着宋玉,说得都是花言巧语,说是求教,不过都是刁难之意。

    宋玉看着这些士人一句比一句更委婉,却是一句比一句更有意味的嘲讽,心里有些无语,这关我什么事,你们为什么不去问问包知府,不去问问官家,来问我几个意思。不过也能理解,人一旦被带了节奏也就分不清对错,不过看着方才那位赵公子,觉得此人虽然有些责问的意思,但是比这些人坦荡,不会躲在人背后指桑骂槐,便高看了一眼。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