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没办法,只能在后院闲聊着。
主要还是陆渊与朱标聊着报纸的事情,郑恒只能偶尔插上一句。
便在众人无聊之际,突然听到前厅一阵吵杂声响。
陆渊原本不想理会,但这声音却是向后院而来。
“让我见一见主编!”
“我求你们了,我就想问几个问题。”
“你就算是国子监的学子也是不能随便乱闯的!”
陆渊倒是来了兴趣,同朱标两人走出屋外,便看到一穿着青衫的少年想要往这里面闯,而几个编辑和报童正拦住了他。
此时,站在门口负责警戒的锦衣卫已经拔刀出鞘了。“等等,你是何人!”朱标首先开口。
见到太子出来,那些人齐齐行礼。
“拜见太子殿下!”
那些人齐齐行礼,反而没人拦住少年,但他也是呆住了,他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官!
愣了一下,那少年才道:“回禀殿下,在下是国子监学生,名为解缙。”
“你说你要找主编,所谓何事?”朱标又道。
后面的陆渊倒是眼睛一亮,好家伙自己没找他,他自己反而找上门来了。
解缙不但得老朱看中,常常令解缙陪伴在身边,更是说:我们俩虽是君臣,却如同父子,你若有什么建议,应当知无不言。
朱棣也是说出: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
可见解缙之才学!当之无愧大明第三大才子!
但却是因为其性格,结局十分凄惨。
没想到在少年之时,便已经锋芒毕露了。
这解缙看似对朱标尊敬,但实则有着自己的傲骨。
便听解缙道:“学生在报纸上看到了那几则实验,大为好奇之下,也是跟着试验了一番,确如报纸所言,但学生却是百思不得其解其中道理。”
“以至于学生茶不思饭不想,思来想去,还是得到报社来一趟,以解学生之惑!”
第134章解缙格物
陆渊一惊,好家伙,自己的科学实验竟然钓到了解缙这条大鱼!
也不枉费自己当这个主编啊!
朱标也是听过陆渊的创想,明白这科学实验的意义,甚至他有时在东宫还看到朱允熥也会做这些实验,朱标十分欣慰。
这正是报纸的意义所在!
开启百姓民智,便在当下!
这还未及冠的孩童尚且如此,何况他人!
“哈哈,解缙,我就是报纸的主编,而这几道实验也都是我撰写的。”陆渊笑道。
解缙那黑亮的眼睛顿时盯住了陆渊。
“还请赐教!”解缙道。
朱标见此,挥了挥手让那些人都散了。
而陆渊则是带着解缙到了后院偏僻之处,这里的角落堆放着一些杂物。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陆渊道。
“万事万物皆有其理,紫阳先生将其归纳为格物致知,而我将其称为科学。”
“科学便是通过数据计算、文字解释、语言说明,让大众更好的认识世界。”
“明白为何天会下雨、为何会有地龙翻身,为何苹果熟了会落到地上。”
解缙已经呆住了,他之前读的是经史子集,儒家经典。
根本没有想过这些东西为何会如此。
就像是日出日落,不是天理如此吗!
大明官方思想就是程朱理学。解缙自然也是研究过紫阳先生朱熹的著作,也对其中一些著作了解颇深。
也研究过《周易本义》里面的河洛、先天之学。
只是感觉其中颇为晦涩,一些地方难以解释地通。
朱熹讲“格物致知”是为了当圣人 。认为若做不到“格物致知”,无论如何都是凡人,只有达到“物格知至”,方可进入圣贤之域。
而面前这位却是用格物致知来解释天气变化,星相天灾。
而朱标与郑恒已经惊呆了。
“比如下雨便是因为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陆渊说道。
“而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他们在空中聚集成了云。”
“云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气来使自己凝结,到了一定程度,便会化为雨滴落下。”
朱标张大嘴巴,他从小接受的观念便是天上有雷公电母,风伯雨师,而打雷下雨也是因为他们在天上呼风唤雨。
但陆渊所说的这个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
解缙一会皱着眉头,一会又抓着脑壳,一副一知半解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主要还是陆渊与朱标聊着报纸的事情,郑恒只能偶尔插上一句。
便在众人无聊之际,突然听到前厅一阵吵杂声响。
陆渊原本不想理会,但这声音却是向后院而来。
“让我见一见主编!”
“我求你们了,我就想问几个问题。”
“你就算是国子监的学子也是不能随便乱闯的!”
陆渊倒是来了兴趣,同朱标两人走出屋外,便看到一穿着青衫的少年想要往这里面闯,而几个编辑和报童正拦住了他。
此时,站在门口负责警戒的锦衣卫已经拔刀出鞘了。“等等,你是何人!”朱标首先开口。
见到太子出来,那些人齐齐行礼。
“拜见太子殿下!”
那些人齐齐行礼,反而没人拦住少年,但他也是呆住了,他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官!
愣了一下,那少年才道:“回禀殿下,在下是国子监学生,名为解缙。”
“你说你要找主编,所谓何事?”朱标又道。
后面的陆渊倒是眼睛一亮,好家伙自己没找他,他自己反而找上门来了。
解缙不但得老朱看中,常常令解缙陪伴在身边,更是说:我们俩虽是君臣,却如同父子,你若有什么建议,应当知无不言。
朱棣也是说出: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
可见解缙之才学!当之无愧大明第三大才子!
但却是因为其性格,结局十分凄惨。
没想到在少年之时,便已经锋芒毕露了。
这解缙看似对朱标尊敬,但实则有着自己的傲骨。
便听解缙道:“学生在报纸上看到了那几则实验,大为好奇之下,也是跟着试验了一番,确如报纸所言,但学生却是百思不得其解其中道理。”
“以至于学生茶不思饭不想,思来想去,还是得到报社来一趟,以解学生之惑!”
第134章解缙格物
陆渊一惊,好家伙,自己的科学实验竟然钓到了解缙这条大鱼!
也不枉费自己当这个主编啊!
朱标也是听过陆渊的创想,明白这科学实验的意义,甚至他有时在东宫还看到朱允熥也会做这些实验,朱标十分欣慰。
这正是报纸的意义所在!
开启百姓民智,便在当下!
这还未及冠的孩童尚且如此,何况他人!
“哈哈,解缙,我就是报纸的主编,而这几道实验也都是我撰写的。”陆渊笑道。
解缙那黑亮的眼睛顿时盯住了陆渊。
“还请赐教!”解缙道。
朱标见此,挥了挥手让那些人都散了。
而陆渊则是带着解缙到了后院偏僻之处,这里的角落堆放着一些杂物。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陆渊道。
“万事万物皆有其理,紫阳先生将其归纳为格物致知,而我将其称为科学。”
“科学便是通过数据计算、文字解释、语言说明,让大众更好的认识世界。”
“明白为何天会下雨、为何会有地龙翻身,为何苹果熟了会落到地上。”
解缙已经呆住了,他之前读的是经史子集,儒家经典。
根本没有想过这些东西为何会如此。
就像是日出日落,不是天理如此吗!
大明官方思想就是程朱理学。解缙自然也是研究过紫阳先生朱熹的著作,也对其中一些著作了解颇深。
也研究过《周易本义》里面的河洛、先天之学。
只是感觉其中颇为晦涩,一些地方难以解释地通。
朱熹讲“格物致知”是为了当圣人 。认为若做不到“格物致知”,无论如何都是凡人,只有达到“物格知至”,方可进入圣贤之域。
而面前这位却是用格物致知来解释天气变化,星相天灾。
而朱标与郑恒已经惊呆了。
“比如下雨便是因为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陆渊说道。
“而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他们在空中聚集成了云。”
“云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气来使自己凝结,到了一定程度,便会化为雨滴落下。”
朱标张大嘴巴,他从小接受的观念便是天上有雷公电母,风伯雨师,而打雷下雨也是因为他们在天上呼风唤雨。
但陆渊所说的这个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
解缙一会皱着眉头,一会又抓着脑壳,一副一知半解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