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致命追踪-第3/4页

加入书签
    班长说道:“这点事情倒不值得神仙出手,他一般出手针对的都是整连整营的部队。我们这种小虾米,人家啊,根本就瞧不上。大家先不要搬动尸体,搜仔细一点,看能不能找到一点有价值的线索。”

    大家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仔仔细细地搜索着出事地点的每一寸土地,和周围一

    草一木的细节。

    这时,一名士兵突然指着地上波丹的尸体喊道:“班长,队长手里抓的是什么?”

    闻讯的班长快步上前,只见趴在地上的波丹,颈动脉和喉管气管都被利刃割开了,殷红的鲜血流了一地,染红了他的左手和握着的一片布片。血泊里还有一支拇指头粗的小竹管,大约五寸长。

    捡起了小竹管,班长来不及查看,立即留下两名士兵守护现场,他自己却带着一名士兵马上回到了营地,立即打电话与上级联系,汇报了检查站上发生的惨案。

    一小时后,排长带着两只军犬和二十多名士兵赶来了。他带着一行人看了看现场后,接过班长递上来的小竹管,扒开木塞,从里面抽出一张草黄色的纸条,上面写着:昨天莫鲁村卖了一千六百六十七万霉元的翡翠赌石,支票还握在村长手中,速来收取。信的结尾处留了一朵白茶花标记。

    排长立即将此事通过检查站的电话向上级做了汇报,上级安排他立即找到逃敌的行踪,并一路追踪到底。他接到任务指示后,安排一班接替四班的任务,四班余下人员立即随排长追踪逃敌。

    一群缅甸军人跟着两条军犬循着袭击者的踪迹,追了上去。这两条军犬是白色下司犬,特别适合于热带丛林的追踪和搜寻。下司犬因主产于贵州省麻江县下司镇而得名,在云贵高原苗岭山系的雷公山区内广为分布,是当地苗家常见的家养犬。

    下司犬体型属犬类中的中等,成年犬小则十公斤、大则三十公斤。

    下司犬毛色光亮、洁白如玉,头部粗大,相貌凶猛、眼圈、嘴、鼻、舌红润,双眼皮、胸部深圆,尾直而尾尖向上(鼠尾)。通晓人性,悟性好,忠实听话,颇受人们宠爱,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常被驯化为观赏犬。该狗的嗅觉特别灵敏,四肢强健,足底厚实,脚趾弯钩适中,趾间疏展,奔跑速度快,耐力和爆发力极强,天生就有很强的捕猎能力,是远近闻名的猎犬品种,被列为世界名犬排名第三的“中华名猎”,通过系统强化驯养,是天生的警犬军犬。

    因此,当年的下司镇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商户林立、住户密集,官富养犬护院,一时养犬兴盛。国民党陆军通校于一九三八年冬迁至麻江,军犬所设在下司玉皇阁,更带动了下司养犬业的发展。

    后来远征军到缅甸来打击倭寇,带去一部分下司犬,一些下司犬由于负伤或者走失,就在缅甸生存繁衍了下来,成了今天缅北大家最喜欢的犬种之一。

    此时的下司犬向西追出十公里后就发现了袭击者的踪迹,一个四十三码解放鞋的鞋印,竟然发现了六个。

    追踪的缅甸士兵们本来已经精疲力竭,准备放弃了,却在失望的时候突然带来了希望,大家顿时精神为之一震。

    排长莫莫尼立即下令就地休息半小时,然后将追踪的最新情况再次向上面汇报了一遍。上面交代他再带队往前追踪十公里,与连队会合。

    这帮缅甸国防军的士兵吃饱喝足后,继续开始了追踪,下司犬依然在前面追踪,两个训犬兵紧紧地跟着。突然两只军犬大声狂吠了几声,猛然往前冲了出去。两名训犬兵立即加快脚步也冲了上去,后面的缅军士兵看到了一个诡异的现象,那训犬员身体冲了出去,头却飞了起来。两只下司犬在前面正撕咬着一个人形物状的东西,然后大家就听到“砰”地一声响,一道火光闪过之后,风平浪静了。而训犬兵身体往前冲出两步后,轰然倒地,头也掉在了藤曼密布的密林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