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宋典史

加入书签


朱三的行径实在是太可疑了,便是个傻子都能看出他的不对劲。

 陆子吟目光深邃的看了一眼朱三的进入厨房的背影,随即不动声色的回到了县衙的二堂后,找到忠仆陆成,让他先去越河县附近农家中买来一只大黄狗来。

 陆成闻言,顿时迟疑道:“少爷,用钱买?”

 陆子吟气笑了,直接踹了他一脚,怒道:“废话,不然你还想直接抢?”

 “少爷我是越河县的父母官,不是土匪强盗!”

 陆成讪笑的点了点头,转身便去照做了。

 一个时辰转瞬即逝,眼看着太阳就要落去,一只成年人两个巴掌大的小黄狗,终于被满头大汗的陆成抱了回来。

 陆子吟见小黄狗有些可爱,虽然有些不忍,但还是将厨房带出来的白色粉末撒在今早剩下的粥水之中,喂给小黄狗吃。

 一旁的陆成感觉十分讶异,自家少爷从小到大都不喜欢猫狗之类的牲畜,今儿怎么转了兴致,想起喂狗来了?

 难不成想要豢养一番?

 不过很快陆成就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了,只见那只小黄狗朝着碗中的剩粥舔了舔,还没过数息时间,就直接“呜”的一声,倒地抽搐起来!

 陆成顿时色变,惊惧的一屁股坐倒在地:“少爷,这!是?毒

 药?”

 陆子吟面色阴寒如渊,没有正面回答陆成,而是一字一句道:“立刻让宋典史过来。”

 典史,乃一县掌管缉捕、刑狱的佐杂官,虽是不入流,可亦是继二老爷县丞,三老爷主簿之后,被百姓称为四老爷的存在。

 陆成不敢怠慢,手脚并用的就朝典史所在的签押房奔去。

 “还有,让陈一帆领着兵房的主事以及刑房的主事,带着二班的衙役,去给本官将朱三抓住!”

 “是,少爷。”

 ......

 越河县隶属松江府,一年两季税收粮足七万石,是名副其实的中等县。

 税收足了,越河县自然就有钱了。

 与北方不同的是,南方,尤其是江南的人们,最是讲究排场。

 民间富贾们的苏州园林和徽派园林就不说了,后世保存最好的平遥县衙,现如今给江南随便一处上等县的县衙,提鞋都不配!

 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越河县的县衙占地也不小。

 从县衙内审理状案的二堂,到宋典史所在的签押房,期间不光要路过吏、户、礼、兵、刑、工六房,还要越过大堂跑到仪门之间的院落。

 电视剧中能够在县衙外就能看见县太爷审案的事情,压根就是子虚乌有的。

 先别说百姓如何能够

 越过仪门等签押房,越过大堂去看二堂的县太爷审案,单单是能够旁听状案的人,就只有本县的士绅乡绅,还有德高望重的里正甲正秀才、举人之流才行。

 “四老爷,老父母让您去二堂一趟!”

 陆成跑到宋典史所在的签押房后,气喘吁吁道。

 在外人面前,陆成自是不会以“少爷”这个称呼,来代替陆子吟的身份。

 其实有明以来,百姓和不入流的官吏们都不会喊知县为县令大人,他们会用“老父母”来称呼知县,以彰显父母官的地位。

 同样的,知府不称府台,而是称老公祖。

 “不知老父母让卑下前去,所为何事?”正在案牍间俯首的宋典史见状,立刻停笔起身问道。

 要放在平日里,别说是陆成这个县令长随,哪怕是陆子吟这个知县亲自来了,也不会让宋典史如此紧张,态度如此之低下。

 与最多六年,最少三年就要换一任的七品知县相比,典史这个不入流的吏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铁饭碗。

 当了快三十年的宋典史更是越河县为数不多的地头蛇之一,嘉靖元年至二十一年的六任知县都被他卡的灰头土脸,按理说不该如此正视陆子吟这个十六岁的七品知县才对

 可昨夜两名丫鬟夜袭朝廷命

 官的事情太过于骇人,纵使宋典史这样的老吏员也不由得吓得一晚上没睡。

 要知道一县知县再小,那代表是也是朝廷的脸面。

 路上赴任或者下乡暗访时,被山贼土匪所害,他这个掌管一县刑狱典史,还能以知县不作为而将自己从此担责中摘过。

 可若是有人敢光明正大的袭杀知县,那下场定然是老惨了。

 看看历年来百姓造反冲击县城县衙,干掉知县后的下场就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