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加入书签


方晴和江铮的摊位做起来了,全家最开心的要数外婆。 

 从小两口去广州开始,外婆她老人家的心就是悬在半空的,怕他们把老本儿都投进去亏了,又怕方晴好不容易振作起来,被打击了,会不会一蹶不振......她想了很多,又没办法跟别人说,无论是外公还是李婷,都只会跟她说别瞎操心,方晴他们有分寸。 

 一肚子的话都卡在嗓子眼,吐不出,咽不下,在人前还得装没事儿人,周围邻居问小晴小江怎么样,外婆还得端着笑回答,挺好的,好好过着日子呢。 

 难受。 

 直到方晴扎在腰间瘪瘪的腰包,回来变成鼓鼓囊囊的,外婆那颗心才咕咚一声吞回肚子里。 

 “我去夜市看了,卖衣服的就属我们小晴的摊位人最多。” 

 “于奶奶可以享福了,小晴两口子一晚上还不得挣个上千啊,以后肯定是要做大的。” 

 “我以前就说小晴耳垂大,肯定是个有福气的。于奶奶的心血没白费。” 

 ......... 

 外婆好些年没听人说她好福气了,上回还是方雨考上中专。 

 瞧瞧,谁说养女儿没用?她养的两个女儿、两个孙女都是个顶个的好。 

 外婆提着菜篮子回去,正屋俨然像个服装市场,沙发上堆满了衣服,几个女孩儿在选衣服,方晴在帮一个女孩子做搭配。 

 “于奶奶。”都是周围邻居家的,见了外婆,个个都打招呼。 

 “哎哎哎,你们坐,你们坐,慢慢选,选最好看的。小晴,倒水了没?冰箱里有桂圆,拿出来给大家吃,别客气,别客气。” 

 外婆做人原则是得意归得意,但事情要做到位,态度要端正,绝不给人机会说他们一家得意便猖狂。 

 把生意做到家里,避免不了有些吵。方晴就挨家挨户地上门给邻居送礼,大姐大妈就送丝袜,大叔大爷就送皮带,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邻居就是有意见,也不好大吵大闹。而且,方晴也跟客人讲清楚了,一大早别来,下午两点前别来,最好是在上午十点。 

 外婆还愁呢,怎么跟邻居说,没想到方晴直接把事情办好了。院子里的邻居跟外婆夸方晴跟以前不一样了,长进了,为人处世都成熟了。 

 方晴心虚,躲着偷笑,这可不是她想到的,是江铮先想到的,她只不过是照办。 

 把几个客人送走,方晴瘫在沙发上,指挥江铮把货收好。外婆端着洗好的李子进来,说:“真是累着你了,还支使起人了。放在旧社会,也是个当地主婆的料。” 

 除了“狗肚子里藏不了二两油”,这句话也是外婆经常拿出来说方晴的。也不知道这句话哪里戳中了江铮的笑点,外婆说一次,他笑一次,笑不腻。 

 外婆跟江铮说:“小江你也是,别老惯着她。” 

 方晴撒娇:“外婆,你偏心。” 

 外婆哼一声:“那你别吃我买的李子。”话是这么说,但李子就放在了方晴面前,伸手就能拿。 

 方晴嘴里叼着一个李子,丢给江铮一个,江铮长臂一伸,稳稳地接住。 

 “你后脑长眼了!” 

 下午四点多吃完晚饭,方晴和江铮骑上车去夜市了。方晴身上背着货,江铮骑车速度慢,他们打算买一辆面包车,方便装货,也不怕下雨天。想的是好,就是暂时手里没钱。 

 江铮停好车,托着蛇皮口袋,方便方晴下来:“你一个人行吗?” 

 夏天的衣服单拎起来不重,加起来还真有些分量。方晴只想赶紧把货放去摊位:“行行行,快走吧。再耽误一会儿,晚上正忙的时候你要是赶不回来,等着挨收拾吧。” 

 江铮要去大姐夫家里,原本前两天就该去的,但一直联系不上。眼看着那箱李子都放软了,才终于联系上了。大姐夫爸妈带着孩子去乡下亲戚家奔丧了,今天才回来。江铮跟他们约好晚上去拜访,把大姐大姐夫委托的东西带过去。至于那箱李子,最底部的都开始坏了,实在没办法只能自己家人吃了,江铮重新买了一箱李子。 

 方晴背着货,往里走,忽地停住了。 

 原本盖在摊位上遮灰的塑料布被掀开了,放着别家的衣服,方晴和江铮自费买的挂衣架也挂上了别家的衣服。摊位后面站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一条大辫子垂在胸前,看着挺清秀的,但看方晴的那一眼,恶狠狠的,就知道她不是个好惹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