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和《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的差异

加入书签


    比起李卫东博士《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那种杂乱资料形态,《宇宙通鉴》按时间顺序以小说的形式讲解更为系统,涉及的范围也加更宽广。这里讲一下两本书中几个概念不同的地方。

    一、史前,地球和月球的距离。

    李卫东说地和月是零距离,月球靠地球的几座山支撑着。

    《宇宙通鉴》讲当时月球的运行轨道高度为距地500千米,地月之间有太空电梯连接,太空电梯就建在最高山上。

    参考哈勃望远镜的高度为600千米,国际空间站的高度为400千米,中国天宫一号空间站的高度为355千米。

    二、金乌到底是什么?

    李卫东说金乌是外星飞船。

    高科技标准化的飞船怎么会有十个不一样的呢?当金乌一起出现时把地面上的人热得受不了,那金乌是有很高的温度的,谁敢坐这么高温度的飞船?金乌对人类造成了影响所以被消灭,如果金乌是飞船,难道不会开走躲避吗,就坐等被当靶子消灭?如果是飞船的话为什么不各个击破,非要等集结了才消灭?所以金乌不是飞船!

    《宇宙通鉴》里,小行星和金乌一样,都是由一颗叫圣星的星球被彗星撞毁后形成的,科学家发现,到今天,都有小行星从小行星带飞到地球附近绕地球转一定时间然后再飞回去。(可以百度“地球不止一颗卫星”)

    金乌就是星体大冲撞时地球捕获的九个炽热圣星碎块(其他的碎块已经掉到地球上把恐龙毁灭了)

    金乌的运行轨道在月球和地球之间。一直运行在大气层上,在人类的眼里金乌比真正的太阳要小一些,而且各个形状不同,很不规则,并不是圆形的,像一个个乌鸦并且发出暖色调的金色光芒,人类用比较形象的话来形容它们为“金乌”。

    神话中,这些金乌每天出现一个,好像轮流值班似的,由于这些金乌都不是一样的形状,亮度也不高不是很晃眼,地上的人很好区分和鉴别。如果这九个金乌形状大小都一样的话,人们会误认为是一个,不会区分为十个。太阳是恒星,太阳系会有十个恒星吗?没有,所以金乌就是金乌,太阳就是太阳,金乌和太阳不是一回事。

    那些金乌运行的轨道高度和水平范围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有一天,除太阳外的九个金乌最终聚合到了一起,同时出现在天空的同一位置。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圣星人把金乌全部拦截到一起,准备收集金乌的能量,为月球启动反物质发动机远离地球作最后的准备。

    金乌被拦截后,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成为一个组合体,轨道高度为400千米,处在月球和地球之间。

    三、上古地球地理情况

    李卫东对方向定义不同,他讲解《山海经》时没有意识到史前方向不同。另外,对于人类文明为什么会到达全球,李卫东说的是陆桥概念。他说人去美洲是因为陆桥。陆桥说(land bridge)是大地构造的一种假说,为美国地质学家舒克特所提出,指大陆之间的海体,由于地壳变动和海面下降而转变为陆地,使被隔离的大陆连接起来,这种陆地连接部分宛如桥梁,叫做陆桥。陆桥有时有有时没有。(而最近听的罗辑思维的罗胖又是另一个观点,他说是在很久以前,亚洲东面和北美之间的海洋冻起来了,于是人们从冰面上过去到达美洲。然后从北到南发展。)

    《宇宙通鉴》讲的是盘古大陆概念,所以人们会很方便的到达全世界。而且涉及到磁极翻转的概念,这个就说明史前的方向设定和现在是不同的,上古地理资料的方向为什么是反的?

    公元2016年6月5日欧洲航天局发文:“地球磁场南北两极真的要发生翻转了!”最新公布的测量数据预示着未来地磁两极可能发生翻转。这一现象大约每10000年发生一次,最近一次的翻转发生在石器时代(第二次人类文明灭亡时人类退回到石器时代)。地理学家一致认为最严重的影响可能是需要重新设定地球上所有的指南针。

    地球磁极转换。地球的磁场在南北对换的过程中,地球自转越来越慢,龙卷风现象逐渐增多,龙卷风的威力越来越强,而且都是突然以极大的风速出现,导致很多建筑物都被风吹得倒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