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寻宗记》第六回《心诚则灵》-第2/6页

加入书签
    人类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就是指月球远离导致盘古大陆裂开并漂移的现象。地球的地轴也将逐渐倾斜了23.5度。所以盘古大陆的人类发现“天(月球)”向西北面离开,导致地球的地轴倾斜,天上的星象星宿位置从原来的的正北偏向西北,大地也偏转向东南方向,板块漂移使部分东南面的陆地在分裂后漂移越来越远消失在海平面下,仿佛沉了一样。当时的人类不知道地球是圆的,留下了“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传说。

    除了非洲大陆没有动,其他陆地上到处是山崩地裂、洪浪滔天的景象。板块飘移引发海啸,持续很多年的海啸又带来无数次的海潮,比洪水还猛。海浪冲刷着内陆地区,毫不退却的向前移动着,这种稳定地向内陆方向不断加强的洪水叫洪水海潮。低地和平原地区遭遇洪水海潮冲刷,海水倒灌上千里,海拔600米以下的陆地全部被淹。印度板块嵌入亚欧大陆从而抬高地势导致亚洲很多河流改变走向,于是各种各样、大小不同的洪水出现在亚欧大陆。

    当时年近70岁的“尧”是人类的最高领袖,是整个盘古大陆的王。面对着哀鸿遍野的惨状,无力回天的尧只也好领着幸存的老百姓拼命往高处搬迁。为了给流离失所的老百姓一个交待,尧引咎辞职,舜当上了人类领袖。舜在第一时间派70多岁的老臣“鲧(gǔn)”去治水,他认为年老的人见多识广、经验丰富,殊不知有时候经验也会坏事。

    鲧和尧舜一样,都是黄帝的后代,有圣星人的血统。“黄帝”可直译为英语Emperor-Huang,后来东方人又将Emperor-Huang音译为“耶和华”,也就是上帝,黄帝和上帝是同一个人,是圣帝尊在人类的附体。

    黄帝传位给儿子“少昊”后升天,而后黄帝的孙子也就是“少昊”之侄“颛顼”即位,“颛顼”之后,黄帝的曾孙“喾”即位,“喾”又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尧。尧后来又让位给舜。

    舜是颛顼的孙子的孙子,当时很年轻,不到20岁。

    鲧是颛顼的儿子之一,是尧的父辈,是舜的曾祖父辈。

    鲧年轻时曾经在圣星人的秘密基地中学习,记得基地实验室有一种能自生自长的叫息壤的神土,想去偷一些这种土,快速地筑起堤坝,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防止洪水。他要用堵的方式应对洪灾。

    圣星人发现后大义灭亲,指示舜处死了老糊涂的鲧,然后派鲧年龄最小的儿子禹治水,让禹一定要和上天联系,千万不要自作主张。

    禹暗想:“我将近不惑之年,一直都没什么成就,有如此好的机遇,我一定要努力,再不建功立业这辈子就完了。”

    当时月宫内,被惊动的圣星人领袖们正在为此而开会。

    圣帝尊说:“我要求月球放慢速度,慢慢远离。你们执行的很及时,值得表扬。”

    “根据计算结果,我很负责地预测再等十来年,南赡部洲所辖的亚欧板块将首先停止漂移,相关的亚、欧、非之间的洪水自然就会停止了。”冰魄炎魂道。

    “时间可以冲淡一切,打发人类做些事情来拖延一下时间吧。”银针出了个主意。

    于是圣帝尊指示圣星人帮助禹安定民心。

    圣星人把一个飞碟伪装成一个乌龟的样子。按约定好的时间,禹带领人们来到了洪水最猛烈的黄河岸边。

    只见一只巨大的乌龟从河中浮出,驮着洛书来到了禹的面前……

    禹带领人们按洛书的指示标记,找到了标明各河流大小、流向的河图,然后又找到了圣星人允诺下的两个宝物道具:开山斧和定海神铁。有了这些神赐的工具,禹就可以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灾了。

    禹用定海神铁吸满了人类的精神能量,先转存一部分到河图里,河图就变成会飞的魔毯了。

    禹确定了治理的重点区域并规划好路线,就先乘坐河图第一个飞到目的地,将定海神铁的能量转存到开山斧里,用开山斧凿开了九座大山,挖通了九条河。而陆续到来的其他的人做一些后期的加固工程。

    禹在圣星人的指示下拖延了十几年的时间,终于有一天亚欧陆地板块停止了漂移,于是大海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不再倒灌,洪水也最终被疏导到大海里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