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无力也无能的朱元璋,畸形的秩序,这就是真正的抢购!-第2/5页

加入书签
    只要赈灾得力,搭好了足够的难民棚,并开办了足够的粥场,他们确实是不能全部往城里跑。

    大量的难民冲进城里,很容易对城里的治安,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这不是空穴来风,这是有经验可循的。

    纵观历史,朱元璋知道的,收留难民之后导致恶果的事件,就有两起非常著名的事件。

    东汉时期,匈奴突起内斗,部分败军就跑到了汉朝境内。

    他们苦苦哀求,并向汉朝政府许诺,愿意担当汉朝的先锋军,帮助汉朝攻打匈奴。

    当时的朝堂上下,认为以夷制夷是个不错的思路,于是就安置了这伙匈奴难民。

    而历史也给这伙匈奴难民取了个名字,叫做‘南匈奴’!

    刚开始的时候,南匈奴人还是非常的遵守约定,但是等北匈奴被攻灭之后,这伙南匈奴人就不断在汉朝作乱。

    汉朝军事强大,曾多次镇压南匈奴的反叛,但由于汉朝不舍得放弃武装精良的南匈奴军队,所以一直没有将其彻底铲除。

    到了三国时代,南匈奴人终于原形毕露!

    他们的首领带着南匈奴人反叛朝廷,导致西晋王朝,直接走向灭亡!

    正是由于南匈奴人的带头反叛,五胡也开始反叛朝廷,这才开启了百姓生活于战乱中的五胡乱华时期!

    这样的例子,大唐也有。

    唐朝为了避免五胡乱华的情况再次发生,将突厥难民推到边境,让他们帮助唐军作战,可没想到到了唐玄宗时期,还是难逃历史的厄运。

    安禄山和史思明,曾经都是逃到唐朝的突厥难民。

    他们帮助唐军作战,立下汗马功劳,受到唐玄宗的宠幸,并掌握了河北军权。

    可最终二人却趁其不备,掀起来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唐朝虽然没有因为安史之乱而灭亡,但也自此开始走起了下坡路!

    这还只是朱元璋知道的,收留难民之后,导致恶果的事件!

    而他不知道的此类事件,就发生在他的子孙身上。

    原属于西伯利亚的通古斯人,为躲避西伯利亚的寒冷气候,在永乐年间逃到了明朝辽东,当起了明朝的难民。

    可也就是这群难民,最后上演了一出,名为‘鸠占鹊巢’的历史大戏!

    不错,

    这些难民都是自己的同袍,但饿极了的难民,却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正因为是同袍,他才会派叶青来主持赈灾。

    可也绝对不能因为是同袍,就让他们冲进城去,给城里的百姓带来安全隐患。

    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那就真的是天灾加**了。

    朱元璋等人不是因为这将领,不让难民进城而生气,而是因为他这高高在上,不把难民当人的态度而生气。

    可态度不好,也算不上什么大罪。

    毕竟人家不论是说的话,还是做的事情,都是非常正确的。

    “走,”

    “咱们去看看难民棚是否足够安置,去看看粥场是否足以赈济百姓。”

    朱元璋只是瞪了这将领一眼,就和马皇后一起,在毛骧等一众锦衣卫的护卫下,径直往灾区的而去。

    越是深入灾区,他们就越能看到洪峰过境的痕迹,不论是路上还是路边的草树,都有着黄河泥沙的痕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