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若仙若灵

加入书签


“本来,我就想把治理河道,和联通运河的事务,交给你处理,又怕你治理不好,这下好了,有李宁帮助你,应该没事,这段时间,你就看一下这方面的资料”。

   “是,父皇”。

   赵州,李家寨,李家主:“李贵,既然卢家主愿意接纳卢慧,我们也没出什么力,那就把这紫金牌,还给皇太后。这样才能以理服人人,你认为呢?”

   李贵说:“按当时的说法,紫金牌一经拿出,就算求助家族,没还回这一说法。可大门人,对家族贡献甚大,就是再发一个紫金牌也不为过,但还是应该和大家,商讨一下为好,免得大家认为偏向大门”。

   “好吧”。

   上京城,少师府。丙辰日丁辰时黄道,宜迎娶,上梁,开店。

   卢少师迎回宫中的女儿,大摆宴席,从已时起,就宾客络绎不绝。有平康坊头牌助兴,更是因为皇太后的到场,将宴会推向**。

   大郑,圣人至孝,也应该是有点怕这位母后,对皇太后的话更是千依百顺,从不忤逆,可能小时候被打出了阴影。

   况且这位老太太,刚正不阿,朝臣也敬重。

   这几年,年事已高,基本上很少出宫门。

   李宁搀扶着皇太后,坐到主位后,所有人,全都跪倒在地,祝福千秋。众朝臣,更是露出疑惑的眼神。

   李宁待皇太后坐定后,忙到陪坐的李少师,崔华榻前跪拜。

   崔华忙拉起李宁道:“真是个标致的郎君”。

   李宁掏出一串翠玉项链,递给崔华,又把一件玉观音送给卢少师,给卢鸣一件吊坠儿。

   崔华喊道:“庆儿过来”。

   只见一个俊朗青年,翩翩走来,刚要跪拜。

   被崔华一把抱起,对李宁讲:“这是内侄崔庆,你们认识一下”。

   二人相互打量一眼,都被对方的颜值惊讶,崔庆又想起在平康坊的诗。

   正要拜见,李宁一笑:“这样拜来拜去,何时是了。况且,某对崔郎君很是崇拜,以后,就称阿兄可好?”

   崔庆惊慌地说道:“如此,崔某高攀了”。

   李宁道:“我们一见如故,什么世俗礼仪,能免就免”。

   说着,顺手从腕上退下一个手镯,递给崔庆:“初次拜会庆兄,有点仓促,一点薄礼,不成敬意”。

   崔庆手足失措,稍一犹豫,把腰间的一块玉佩递给李宁。

   “崔某对少郡主,也是拜服,这是我多年佩戴之物,望少郡主笑纳”。

   李宁道:“君子不夺人所爱,这是庆兄,心爱之物,某怎好受之”。

   “身外之物而已,希少郡主喜爱”。

   “庆兄若再少郡主,少郡主的叫就是生份了。”

   “那,那崔某就领受了”。

   崔华看了眼卢鸣,忙一手一个拉着李宁和崔庆道:“你们就不要在这里相互恭维了,快都坐在我身旁,你们也好好交流一番”。

   崔庆道:“少郡主,啊不,宁弟,那日我在平康坊,见宁弟写的诗,甚是独特,可又和诗的规格不同,读起来朗朗上口,用字精辟,堪称开创了先河,不知宁弟如何会那样写?我早就想拜会,今日刚好解惑”。

   “那是我在梦中,见到的诗句,有的规格也就是如此,我也是觉得甚好,才那样写的。

   崔庆大是羡慕:原来宁弟还有如此际遇,羡煞他人。

   “只是偶尔得之,容我整理一下,他日拜会庆兄时,共赏之”。

   崔庆慌忙起身谢道:“宁弟有此心,兄惶恐”。

   “又来,这样就生分了不是”。

   “宁弟心胸远大,庆兄不及也”。

   卢少师见崔庆和李宁两人,娓娓而谈。再看卢鸣,木讷的杵在那里,心中感叹道,这人和人真的没法比,平时觉得卢鸣也还不错,可和这两位一比,真是云泥之别呀,唉,家主真是目光深远呀”。

   崔庆看着李宁道:“如此盛会,若没有诗作陪伴,将失去灵魂。等会,你我各作一首,为这等宴会增色,届时宁弟,可要及时斧正”。

   李宁心想,妈呀,这古代真是厉害,心一激动,就要写诗。你们有基础,长期熏陶,让我一个现代人和你们比写诗,这不是找虐吗?

   可口里却应到:“弟写诗,要感受强烈时,才能写出,只怕到时要出丑了”。

   “没事,宁弟要觉得写得不好,就不要拿出手吗?别人又不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