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这院子(一)

加入书签


1949年2月3日,距离解放军进驻北京城已经有四天了。

   古老的北京城里的居民因为解放军的秋毫不犯,初步卫生大清理,慢慢放下了担心和害怕,开始走出家门,街上店铺也在慢慢开业。

   对普通居民来说这是最安全的几天。

   解放军进驻北京城要做的事很多,清理特务,防止破坏,安民保证民生这都是最主要的任务。

   因为战乱,街上百业萧条,店铺关门,工厂停工,普通居民连生活都成问题。

   解放军京城管委会连续三天发布安民告示,与百姓约法三章。

   管委会每天都忙的脚不沾地,找各个学校,动员停课学校复课。

   也是这一天京津地区,学生进入军营与解放军展开大联欢,并且积极报名参军。

   管委会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北京城管委会,协助管理和动员工厂,企业,店铺开业,登记住户信息,整理秃党警察局留下的居民档案。

   为了反敌特,反门道会,管委会决定发动人民群众,动员各条街道,各个大院建立联络反馈制度。

   2月5号下午,吃完中饭的四合院里,太阳很很温和。

   城里刚解放,男人们并没有出去上班,带着凳子坐在院子里晒太阳,闫姓中年和许姓中年在下棋,旁边还有坐在凳子上一手拿着茶壶看棋的大人,小子。

   女人们要么坐在一起在太阳底下做针线活,要么在院子水井旁清洗衣物被子。

   京城战后对于普通居民来说很安定,最起码敢出门了。

   男人们争着说棋,女人们嘻嘻哈哈说着小话,孩子们打打闹闹,有说有笑。

   好像要把半年的管制和宵禁,带来的紧张感全都消灭掉。

   突然一行人进了院子,打断了嬉闹。

   院子里的人们全部注视着他们。

   为首的是一位英姿飒爽的,二十多岁的女人,后面跟着两位持枪战士,再后边是四位穿着校服,十七八岁的少年。

   为首女子面带微笑,爽朗而富有感情的声音,传的很远。

   “同志们,大家下午好,我们是红党解放军,京城管委会的,我叫王颖,我身后这几位呢,是解放军战士,负责保卫工作,后面跟着的附近学校积极分子。”

   “这次过来呢,主要是宣传一下我们解放军的政策,统计一下院子里的人口,为我们今后工作做好准备。”

   “大家呢,从门口一家一家的来,我们解放军呢,是老百姓的队伍,大家今后遇到欺负了,欢迎去管委会举报,我们给大家做主。”

   “同时呢,也跟大家说一下,如果遇到我们解放军欺负百姓,强买强卖的情况,都可以去举报,我们是有奖励的。”

   “还有咱们街道欺负人,抢劫等犯罪行为都可以举报,领取奖励的。”

   “现在呢,我们开始统计户口,前院的可以先回家,我们一家一家的来。”

   “进门第一家倒坐房里住户先过来,其他住户可以做好准备了。”

   说完转身出了中院,这第一次户口登记还是很繁琐的,户主姓名,家里几口人,老家是哪里的,外地的什么时候到的北京城,父祖是干什么的,以什么为业,房屋是自己的还是租赁,婚姻状况。

   这些算是住户第一手资料了,后期再跟秃党留下的警察局资料进行对照,基本上算是我党最早期京城居民档案了。

   王颖来到门口第一家,“这家谁啊?”

   “我”,一眼镜中年走了过来。

   “王长官你好。”

   立马被打断,“我们解放军不能称长官,新社会了,大家一律平等,您可以叫我王同志,王办事员,王女士,这些您怎么称呼都行。”

   “好好,王同志,我记住了,我叫闫埠贵,家里四口人,今年26岁,老家山西的,1925年,我两岁的时候,跟着母亲来京城投奔父亲,父亲在京城做陈醋生意,37年我14岁的时候,父亲在中日战争中去世了”

   “是我母亲把我养大的,供我读完了高中,后来我母亲因为战乱生意做不下去,就把店铺兑出去了,直到我18岁高中毕业,在附近找了一个小学教师工作才稳定下来”

   “这位是我母亲刘秀英,老家也是山西的,现在老家没亲人了,我母亲今年45岁,就是为了供我读书,身体不太好,经常吃药,这房子还是之前店铺兑出去了买的两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