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江东诸将的反应,诸葛亮早已汗透了后背,眼前的这群傻大个,已经被说的义愤填膺了,一丘之貉,他们才是一伙的,稍有不慎今天就真的要饮恨于此了!
如今继续争辩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为了尽快脱身,为了活命,那就只能兵行险招了!将孙权和鲁肃拉下水。
哪怕最后扔是难逃一死,也要挑起你整个江东的君臣矛盾,自古君臣矛盾那都是要死人的。让你江东陷入无止境的内耗,也算是为刘皇叔争取时间,不辜三顾之恩。
很显然诸葛亮是个实干派,说干就干。不顾众人一副要吃人的情绪,转身怒指周浪,“周公瑾,你别说的到岸贸然,把自己标榜为能将贤臣。汝之不臣之心早已暴露”。
“当年小霸王孙伯符遇刺身亡,长子孙绍年弱,恐辛苦创下的基业毁于一旦,故而传位于亲弟孙权,临终嘱托,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而你周公瑾不顾君臣之礼,星夜率军赶回,表面奔丧,实则争利夺权。身为前方主将,难道不知将在外,无召不得返京的道理吗?”
“虽说孙伯符曾言与你有骨肉知情,总角之好,但是你毕竟是身为臣子,主没给你不能自己去抢。孙伯符遗言说好你主外,张昭主内,共同辅佐孙权。要不是你带兵相逼,你怎么就留在了柴桑与张昭共掌朝政了?”
“吴候接管江东已经十载,文治武功大家有目共睹,为当世明主,日后必成就一番霸业。然你周公瑾目中无人,视天下英雄如草芥,欺辱吴候年弱,事事都要掌控,手握军权不放,屡次顶撞吴候更改国策,莫非你想效仿那曹贼欲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勾当?”
“江东接连在赤壁,南郡大战,死伤惨重,民生疲惫,本该休养生息,而你周公瑾好大喜功,不顾吴候和鲁子敬的国策劝解,非要兴兵伐蜀,此等暴行与屠夫何异?”
“鲁子敬目光长远,因为看到了江东的现状,心系江东的长治久安,所以才不屈服你周公瑾的淫威,向吴候进言,与其让江东精锐挡在南郡劳民伤财,而我主在荆南四郡安稳积蓄力量,倒不如将南郡暂借与我主,由我主直面对抗曹贼,换取江东的稳固恢复。”
“如此妙计让我等头疼不已,却被你周公瑾说成是我主欺瞒了子敬跟吴候而骗得南郡,你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吴候与子敬的治国良策,岂是你这个不管江东百姓死活,将士性命,只知道赚取军功的心胸狭隘之人能比?”
“然则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的胜利,已经让你冲昏了头脑,让你的声望达到了顶点,各文臣武将敢怒不敢言,而你仍然无视吴候的决策一意孤行,悍然出兵。”
“你已经功高震主,重兵在握,再让你取得西蜀,还不得自立为王,或是提兵返回江东逼宫?吴候迟迟不肯同意你出兵,实则就是有此担忧,暗中命人来通知我主,一定要阻止你伐蜀。”
“所以在你携带孙瑜将军率军西进的时候,才有关羽张飞等人的阻路,同时你进攻受挫的时候吴候第一时间召回了孙瑜将军,就是想你知难而返,怎奈你一意孤行终至毒发而亡。”
此言一出,堂下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还有此等秘闻,事情已经上升到连孙权都参与进去了的地步,这真的是我们可以听的事情吗?
不少人都开始萌生退意,得赶紧想办法离开这是非之地,知道的越多死得越快的道理大家还是明白的。
就在大家开始犯难,想着怎么离开此地,又暗中祈祷诸葛亮不要再乱说的时候,周浪心里也是直突突,虽说自己知道孙权薄情寡义,暗害功臣,周瑜和吕蒙都是在取得大胜声望达到顶点的时候莫名死亡,鲁肃这个忠心耿耿之臣也是活活累死,陆逊更是参与太子之争被逼死,有功的大将如甘宁,太史慈等都是不受重用要么郁郁而终要么死于阵前冲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