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丧心病狂晏文瑄

加入书签


    在那一个命运转折的特殊日子,隆庆皇帝提出问责耽罗岛和倭国。

    这几个月,在选拔新阁老的同时,问责工作已经开展行动。

    下令山东、浙江和福建水师秣马厉兵、为出征备战;选派有能力的官员巡抚地方、督导战事。

    问责倭国的事,由胡宗宪负责。

    另外,调王宗沐任山东巡抚,巡视登州卫所军务、总督山东与朝鲜之间的海运。

    问责耽罗岛的事,也由他负责。

    这就相当于,山东巡抚巡到耽罗岛去了,可见耽罗岛是大明的一部分。

    选派王宗沐,正是晏珣推荐的,内阁没有意见,皇帝很快同意。

    毕竟王宗沐见多识广,认得鲲的两种形态~~

    ……其实是这位老王懂海运,写过一本《海运详考》,里面有宋元以来的海运情况、路线图、漕粮海阅种种论证。

    晏珣:“之前我提议漕粮海运,王宗沐给我写信、赞同此事。他的信中‘三月遂运米十二万石入海,五月抵津’,给了我信心。”

    王宗沐跟王世贞是好友,王世贞给太子朱翊钧送过花猫奴奴,还给戚继光画过一幅戴墨镜的画像。

    此外,王世贞还是海商大户华叔阳的岳父。

    而王世贞和华叔阳跟晏珣都有交情。

    官场上的人脉关系,就是一张大网。

    不知不觉间,晏家父子都有各自的关系网。

    晏鹤年笑道:“王宗沐比高仪晚一科进士,两人走的却是截然不然的路线。高仪在翰林院、国子监熬资历,如今顺利入阁。王宗沐担任地方官,在两广、江西、山西、山东都干过。”

    若实事,当然是王宗沐干得多。

    可高仪当阁老了,王宗沐却“发配”耽罗岛,理想不同结果不同。

    也算是求仁得仁。

    晏珣给朝廷上了一份奏折。

    在这份《陈东海诸事疏》中,他提出几项建议——

    第一,正式将琉球定名为大湾,以便跟琉球国区分。在大湾设置州府、卫所,一切按内部省份模式。

    第二,为鼓励海运、繁荣近海的海贸,广州、漳州、宁波、松江、登州和大湾之间,大明商船往来只征收固定额度的船引税,不征收货税。

    第三,新建崇明海船厂,专门打造盖伦船,筹备下南洋、西洋。

    第四,督促朝鲜和倭国交出海盗,朝鲜必须允许大明派水师驻兵耽罗岛,倭国要承认佐渡岛、虾夷岛是大明领土。

    ……

    咱们不是强抢,咱们是有理有据的要求。

    晏珣从法理到现实,陈述控制海域的必要性,故意把奏折从翰林院传到内阁,再传到皇帝手中,让满朝文武都知道奏折的内容。

    官员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晏文瑄这是怎么了?跟倭国有血海深仇吗?”

    真要按他所,大明的手也伸得太长了。

    有前面几年的海运做铺垫,下南洋、下西洋都还好,毕竟海贸不亏。

    但是一下子把摊子铺得那么大,还是让习惯于内斗的人很不习惯。

    怎么就……停止内斗,一致对外?

    新官上任三把火?

    晏阁老一上任,晏文瑄帮他烧第一把火。

    老成持重的官员只觉得心怦怦直跳,一下子仿佛看到成祖永乐皇帝派船队下西洋时的盛况,一下子又担心倭国和朝鲜奋起反抗,海上硝烟弥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