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弘扬教化的船

加入书签


    朱翊钧还是太年幼。

    投考官所好怎么能算作弊呢?

    主考官的人选公布之后,今科考生们就在琢磨张居正的喜好。

    张居正搞“考成法”、“一条鞭法”,很显然是变法派的;但张居正对海瑞的做法不满意,其用人原则是“重用循吏,慎用清流”。

    考试时,怎么掌握其中分寸呢?

    平安琢磨:“文以载道,文章表达的是思想。我们该怎么答,才能跟考官的思想和观点一致?”

    “文以载道,人应该有自己的观点,怎么能光想着讨好考官呢?”汪德渊义正词严,“反正我会按照自己的观念写文章。”

    平安想了一会儿,点头:“德渊哥哥运气好,我听你的。”

    汪德渊顿时不高兴:“运气好是什么意思?难道我走到今这一步,靠的不是实力?”

    我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知道我为了证明自己,付出多少努力。

    平安连忙:“我的意思是,德渊哥哥既有实力又有运气。”

    “这还差不多。”汪德渊昂首挺胸,又想起戏曲的事。

    等考完试,一定要编一出好戏,帮着海瑞打脸。

    唉!

    话又回来,海瑞任应巡抚这几年,汪家也受了一些损失。

    但全国一盘棋,变法是大势所趋,不要怀疑皇帝的决心!

    汪家默许汪德渊“背叛”阶层,跳到皇帝这边。希望在变法的动荡中,汪家能够尽可能保存实力。

    不要像华亭徐家一样被视为大老虎,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

    晏鹤年果然被定为《易经》同考官,跟汪德渊和平安的本经不同,做不了他们的房师。

    汪德渊有些遗憾,假如晏珣在京城,可能会担任《礼记》一房同考官,就可以做他们的房师。

    晏珣绝对认得出自己的文章啊!

    只要能进士,拜珣哥为房师是汪某饶荣幸。

    现在没机会了。

    除了投考官的喜好,考生们还暗暗押题。

    出身高的官二代,可以根据时政和考官的喜好,押考试的题目、提前精雕细琢、请名师指点。

    汪德渊没有请人押题。

    他对自己有一种迷之自信——李先生在另一个世界,挣钱养先帝呢!

    有李先生和先帝保佑,他不中都不过去吧?

    ……

    朱翊钧想来想去,没有提前透露考试阅卷标准。

    他是太子,必须公平公正。

    退一步,即使汪德渊不中进士,皇帝想重用也可以。

    不信你看海瑞。

    科举取士是大事,就连张居正都暂且放下其他公务,全力组织会试。

    封闭贡院之后,主考官和各科同考官集中定考题,除五经题由该房同考官决定,其他题目都是全部考官一起提议、主副考官决定。

    如果有人想买题,不仅要买通各科同考官,还要买通主考官。

    有能力干这个事的,除非是皇太子或阁老。

    到这个层次的人,不必科举一样能当大官,不信你问曾经的严世蕃和徐璠。

    ……

    会试在三月,是来往倭国贸易的重点月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