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建新房

加入书签


宅基地的问题解决了,李修武找算命先生择了一个吉日,把属于李元庆的那几间老宅拆了。

   老宅拆下来的土砖,在附近搭了一个房间,李元庆和柳荷香住了进去,晚上他们要守建房的物料。

   有人可能会问,在农村建房为什么还要守物料?那是因为有些农村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淳朴,因为嫉妒、看你不顺眼而使坏的人,总会有那么一两个,更不用说跟你有仇的人了。

   拆房子的时候,李元兴就紧张兮兮地跑来看了,属于李元庆的其中一间房的隔壁,是属于他的,他生怕李元庆把两间房之间的那面墙给拆了,占他便宜。

   当然,是他想多了,李元庆和周美芳本来就没打算拆那面墙,因为拆了肯定会被他纠缠,妨碍建房进度。

   拆了房子以后,李修武和周美芳带着李若兰几个,借住到了李元山的老屋里。

   李元山的大儿子很出息,在外面赚了不少钱,二儿子是个老师,三儿子也在外面打工,他们家在两年前建起一栋四层的楼房,是目前村里最高最好的房子。

   他们家的老屋虽然也是瓦房,但是比李若兰家的老宅好多了,不是用土砖建的,用的是青砖。

   因为要忙着建房子,柳荷香和李元庆把服装生意暂时停了。

   寮越村的人建房子,主人家都会亲自监工,建筑工是从外面请的,有些人并没有什么敬业精神,会偷懒,有些人甚至还会把墙给砌歪了,等到房子建好以后再发现这种问题,那就完了。

   所以,李元庆和柳荷香一点都不敢马虎,每天都要去监工,建筑工下班还要拿着工具去各种测量。

   华夏人的基建速度的确快,1998年新历12月才开始挖地基建的房子,到1999年新历1月份,一层的毛坯房就建好了。

   房子没装修,也就没有甲醛的问题,在1999年2月,过新年之前,一家人把毛坯房打扫干净就准备入住了。

   新居入住办了酒席,请了亲朋好友和村里的人来喝喜酒。

   建了新房,柳荷香和李元庆的存款不够办酒席了,他们向村里人借了一些。

   要是几年前,李元庆和柳荷香可能一分钱都借不到,村里的人不是担心他们不还钱,反而相信他们肯定会还钱,但是他们在家种田种地,根本赚不到多少钱,要很久才能把借的钱还清。

   农村的人就是奇怪,就算之前闹得很难看,差点成了仇人,李修武还是请了李修文、李元兴他们来喝喜酒,关键是那俩人也来。

   在建房期间,柳荷香空闲时还是有做衣服的,房子建好后,她更是全力赶制了好多新衣服。到临近过年时,柳荷香和李元庆就把之前做的衣服拿去卖,都是她新想的款式,以前卖的那些,有些裁缝店已经开始模仿了。

   快过年了,外出打工的人回家,集市要比以往热闹很多,而且过年大家都要买新衣服,所以柳荷香的衣服非常畅销。

   柳荷香是那种欠别人钱就浑身不舒服的人,所以她赚钱的拼劲特别足,大年三十那天都还在出摊。

   辛苦的付出换来了丰厚的回报,她做的衣服在年三十的中午全部都卖完了,出摊卖衣服的那几天,每天都能净赚两千元左右。

   之前办酒席借了差不多一千块,夫妻俩在过年前先还了两百,剩下的过两个月再还,财不外露,是夫妻俩一致的想法,闷声发大财这个道理他们都懂。

   其实,当初办酒席他们可以不借钱的,李修武手里有,他们没有用。

   向村里的人借钱,一个原因是告诉大家他们赚钱也不容易,另一个原因是不想李元昌有意见。

   柳荷香和李元庆忙着赚钱,家里的其他事都没空去管,李修武和周美芳也不打扰这两口子,带着李若兰、李若梅几个,一边照顾双胞胎,一边把年货置办好。

   趁着柳荷香和李元庆这大半年没空管双胞胎,李若兰悄悄地开始教育两个弟弟,培养他们的一些好习惯。

   首先是绝对不会事事都顺着两个弟弟,比如说他们扯姐姐的头发、打人发脾气这些,即使他们还小也要制止他们,跟他们讲道理,小小地惩罚他们。

   其他的,他们还小,李若兰打算以后慢慢培养,把他们养成五美四好的青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