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各人心思(5)

加入书签


    康熙对此不发表任何意见,就全程听着太皇太后怎么往回圆话。

    太皇太后没有人配合,就自己在那里也显得够无趣,着着声音不可避免的了下来。

    太皇太后:……

    “皇祖母,你的不错,只是朕还觉得有些事要顾忌前朝。

    你也知晓,藩王之乱直到今日也没有彻底结束,边疆那边甚至传出吴三桂要自立为帝的流言。

    满清将士正在战场为大清浴血奋战,朕不能不考虑。”

    康熙用心良苦地和太皇太后解释,虽然这些话听起来确实有道理,但怎么呢,就是显得很空泛,类似那种好像了很多,但实际将其中有用的信息摘出来,也没几条。

    听到这里,太皇太后要是还不明白康熙的意思那就愧对自己多年的掌权生涯。

    嘿,不就是找借口拒绝给蒙古那边行一个方便,给蒙古一些好处嘛。

    压在心里的火突然冒了起来,可能是最近这段时间感觉有些憋屈,太皇太后没了往日的镇定,话变得尖锐起来。

    “皇帝,早在大清立国之初,蒙古就为其出力不少。

    更不论这么多年下来,边疆周围屡屡发生叛乱,都是蒙古铁骑帮忙平叛。

    不管是哀家尚为妃嫔时期,还是先帝时期,后宫蒙古妃嫔不少,可你再看看如今的后宫,蒙古自觉不安,难道还有错?”

    原来大清和蒙古处于蜜月期的时候,那真是后宫全是蒙古人,甚至连康熙自己身上都有蒙古血脉。

    可眼下呢,才过去多久,蒙古的待遇一降再降,后宫也再没蒙古妃嫔所生皇嗣,这样将蒙古狠狠得罪,就是为了防止蒙古势大有别的心思,真的对蒙古公平?

    也是将自己带入了蒙古一方,所以太皇太后才觉得委屈。

    她自嫁给皇太极,不管任何时候都在为大清谋划,连当初亲儿子顺治上位,为了稳固皇位,她更是逼着顺治先后娶了姑侄二人。

    这里边,可以太皇太后有私心,但太皇太后也是真心为顺治考虑,不然一介幼帝骤然登基,身后又没什么靠山,不指望蒙古指望谁?

    可惜那个时候顺治完全不理解太皇太后的苦心(可能理解,但不接受),母子两人闹的很不愉快,甚至因为静妃和太后的事还和科尔沁生了嫌隙。

    哪怕眼下蒙古继续送秀女入宫,但与太皇太后一脉都没什么关系,根本原因也是静妃和太后的遭遇之故(太皇太后能允许太后捣乱的原因,是她觉得自己对得起大清,但确实对不起娘家科尔沁)。

    “皇祖母,朕知道你想补偿蒙古,”康熙拧了拧眉,他将桌面上的茶盏推到太皇太后手边,“既是皇祖母心中所愿,朕并非不能满足。”

    太皇太后听完皱眉,“玄烨,你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她心中所愿,她所愿什么,她的不是大清对待盟友蒙古的不公平,原本答应好好的条件都没有实现。

    康熙笑笑,表情像是在安抚,“朕只是在想,奏折上的这些事情不大不,朕理解他们出门在外的不容易,但有得有失,皇祖母真心想将这些功劳都用在后宫的这些女子身上?”

    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瞳孔一缩,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被康熙牵着走,已经失去原本的目的。

    皇上,还是长大了啊。

    忍不住在心里感慨一声,太皇太后看向康熙的视线变得复杂,她不知道自己该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