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辅路(七)-第2/3页

加入书签
        “爱卿不必担心,朕请魏国公入见,并无他意。”建文帝一挥手,又对锦衣卫指挥使何清下令道:“派人星夜并往武昌,彻查此事。”

        “属下领命。”现任锦衣卫指挥使何清并不是徐辉祖的人,他只效忠于建文帝。这一点,建文帝自己也是清楚的,不然也不会让他居此重职,并担些重任。

        先把徐辉祖稳住,再派人去细查这密信一案,建文帝为自己的周密计划而暗暗得意,而在场的众人见了,也不再多说,黄子澄等人还暗暗感叹:经此变乱,皇上也变得沉稳睿智了许多。

        然而,建文帝所不知道的是,这封密信只不过是连环计只的第一环,而他已经入计了。

        +++000+++

        武昌城,平叛军指挥部就设在这里,平叛大将军耿炳文早已带数万军队深入荆襄一带,虽然叛军主力已经被击溃,不过残部退入了荆襄一带。

        其实,早在洪武末年,就有很多百姓不堪徭役盘剥,背井离乡流窜到深山老林中当起了流民。其中以逃进荆襄山区为最,因为那是陕西四川湖广的交界处,谷阻山深,人烟稀少,朝廷对那里的控制力不足,以至于有很多流民迁入成为棚民。

        所谓的棚民,就是千百为群,流徒不定,开垦荒地,伐木为棚的流民。荆襄山区水土肥美,又沒有徭役剥削,是为世外桃源。不过在明朝廷的眼中,这里就是盗贼渊薮之地,朝廷是不会允许国内出现这样的国中之国的,所以派大军深入,尽数剿灭之。

        剿匪之事与刘贞无关,他作为平叛副将军,主要任务是筹饷。这是一个苦差事,因湖广和江西一带已经被叛军搜刮过一遍了,官军进入的时候,已经是十室九空,一穷二白,想自筹军饷是不可能的,而朝廷方面迟迟不给拨发粮饷,平叛军早已陷入了无粮无饷的困境之中,更别说赈抚受兵灾之苦的百姓了。

        正当刘贞为粮饷而头疼之际,一个穿着粗布青衣,自号米员外的中年男子取水道來到了武昌城,并且登门说要拜访刘贞。由于他出手绰阔,看门的也不敢怠慢,马上把拜帖送了进去。

        其实在明朝,商人的地位是十分低的,特别是那种四处贩运货物的商人,更是归为贱民一类,不但不能穿绫罗绸缎,子孙后代也不能参加科举谋取仕途,所以,大部分商人往往会买地当大地主,归为民籍。

        当然,也是有少部分商人比较特立独行,他们就是爱经商爱逐利,所以在朝廷律法的重重管制之下,他们还是“堂堂正正”地当商人,大有我是商人我光荣之意。而这位米员外就是其中之一,别看他穿着粗布青衣,要论起家财來,说不定王公贵族都比不上。

        大财主上门求见,刘贞虽然自视清高,却也不敢太过摆谱,因为米员外的拜帖中就明说是來送钱的,而刘贞因为粮饷一事早就焦头烂额了,对孔方兄是又爱又恨,一听到有人來送钱,那就是两眼直放青光。

        米员外真的是來送钱的,这不,他刚奉承了刘都督几句,就开门见山:“听说军队缺饷,将士领不到军饷,不知可有此事?”

        “唉,朝廷连连争战,钱粮吃紧。”刘贞叹了一口气,他堂堂一品大员,当然不会低声下气地求人,特别是商人这种贱民,不过形势比人强,他的语气之中更多的是无奈,因为再不给发粮饷,说不定前线的将士会把他给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