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婚姻法只是颁行的一系列民事法律之一,民法商法合同法公司法等等一系列法律开始实行,其中最重要的是合同法,因为它是维系资本主义雇佣关系最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也为打造守法诚信的商业环境提供了法律支持。
只有法律条文还是不行的,还得有执行法律的审判机关。所以,在议会下设了一个民事法庭,安排了十几位比较熟悉法律的老议员负责审理各种民事案件。当然,民事法庭只处理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还是由原来的官府负责,毕竟文明是循序渐进的,现在还远没有到搞三权分立的程度。
外面一派新年新气象,杨宅内则是死气沉沉,虽然杨老太爷的丧事已经办完,不过杨家显然还没有从悲痛中走出来,而更多的是,他们的新任当家人——杨子荣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其实,从万磊不理不踩的态度来看,杨子荣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受到顺天府的重用了。这个时候就算投靠,人家也不会给他太高的礼遇。而现在杨家虽然吃穿不愁,不过说得难听点,都是人家施舍的,人家哪天不高兴了,完全可以把供应断掉,让杨家自食其力。
杨子荣何尝愿意吃这种嗟来之食,可是他自问除了读过些圣贤书之外,身无长处,可这里是顺天府,最没用的人偏偏就是读圣贤书的人,就算他愿意放下身段去给富贵人家当师爷,人家也不收他,因为他一没理财经商的头脑,二没与人周旋应酬的本事。
师爷当不成,教书先生也当不成,现在北平城已经没有了私塾,所有孩童都免费上了学堂,谁还会花钱另请人来教?而他所懂的四书五经,在北平人的眼中,只不过是文科而已,现在人家看重的是理科,这些知识他连看都看不懂,更别说教人了。
无法从事脑力劳动,那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跟那些五大三粗的人一样干体力活,只可惜他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典型书生,人家就算要雇工,也不招他。从事手工业吧?又没有人家的技艺,就连他的夫人小妾对织布刺绣等女工也是一窍不通,就算想从头学起,也得有人教。而他们人生地不熟,又多次得罪过“顺天王”,顺天府的百姓都不带正眼瞧他们。
正当杨子荣一家为以后的生计着恼之际,大门外传来砰砰的敲门声,家里的老妈子正照顾卧病在床的杨老太君暂时走不开,还是杨子荣的小妾周氏去应的门。
“原来是刘先生和刘夫人,快,快请进。”周氏倒也热情,因为刘夫人帮忙说服了她家老爷和太太,同意让她儿子杨治去上学了。所谓母凭子贵,她作为妾室,在杨家本就低人一等,全部指望就是儿子以后能出人头地,自然希望儿子能走出家门去。
“老身来给你们来拜年了,没打扰吧?”刘夫人穿着一身纯蓝色儒裙,头上疏了个狄髻,看起来精神得很,手上还提了一大包东西。
“夫人太客气了,过来就过来嘛,还带东西作甚。”杨夫人也忙出来迎接,毕竟刘家跟杨家是邻居,刘家又帮了她家很多忙,这点面子不能不给。
“这些东西可没你们的份,而是给孩子们的。过十来天学堂就要开学了,这书包里是课本和笔记,让孩子们好好看看,别到上学时落后人家太多。”刘夫人正色道。
“夫人如此热心提携,治儿,还不快快磕头道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只有法律条文还是不行的,还得有执行法律的审判机关。所以,在议会下设了一个民事法庭,安排了十几位比较熟悉法律的老议员负责审理各种民事案件。当然,民事法庭只处理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还是由原来的官府负责,毕竟文明是循序渐进的,现在还远没有到搞三权分立的程度。
外面一派新年新气象,杨宅内则是死气沉沉,虽然杨老太爷的丧事已经办完,不过杨家显然还没有从悲痛中走出来,而更多的是,他们的新任当家人——杨子荣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其实,从万磊不理不踩的态度来看,杨子荣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受到顺天府的重用了。这个时候就算投靠,人家也不会给他太高的礼遇。而现在杨家虽然吃穿不愁,不过说得难听点,都是人家施舍的,人家哪天不高兴了,完全可以把供应断掉,让杨家自食其力。
杨子荣何尝愿意吃这种嗟来之食,可是他自问除了读过些圣贤书之外,身无长处,可这里是顺天府,最没用的人偏偏就是读圣贤书的人,就算他愿意放下身段去给富贵人家当师爷,人家也不收他,因为他一没理财经商的头脑,二没与人周旋应酬的本事。
师爷当不成,教书先生也当不成,现在北平城已经没有了私塾,所有孩童都免费上了学堂,谁还会花钱另请人来教?而他所懂的四书五经,在北平人的眼中,只不过是文科而已,现在人家看重的是理科,这些知识他连看都看不懂,更别说教人了。
无法从事脑力劳动,那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跟那些五大三粗的人一样干体力活,只可惜他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典型书生,人家就算要雇工,也不招他。从事手工业吧?又没有人家的技艺,就连他的夫人小妾对织布刺绣等女工也是一窍不通,就算想从头学起,也得有人教。而他们人生地不熟,又多次得罪过“顺天王”,顺天府的百姓都不带正眼瞧他们。
正当杨子荣一家为以后的生计着恼之际,大门外传来砰砰的敲门声,家里的老妈子正照顾卧病在床的杨老太君暂时走不开,还是杨子荣的小妾周氏去应的门。
“原来是刘先生和刘夫人,快,快请进。”周氏倒也热情,因为刘夫人帮忙说服了她家老爷和太太,同意让她儿子杨治去上学了。所谓母凭子贵,她作为妾室,在杨家本就低人一等,全部指望就是儿子以后能出人头地,自然希望儿子能走出家门去。
“老身来给你们来拜年了,没打扰吧?”刘夫人穿着一身纯蓝色儒裙,头上疏了个狄髻,看起来精神得很,手上还提了一大包东西。
“夫人太客气了,过来就过来嘛,还带东西作甚。”杨夫人也忙出来迎接,毕竟刘家跟杨家是邻居,刘家又帮了她家很多忙,这点面子不能不给。
“这些东西可没你们的份,而是给孩子们的。过十来天学堂就要开学了,这书包里是课本和笔记,让孩子们好好看看,别到上学时落后人家太多。”刘夫人正色道。
“夫人如此热心提携,治儿,还不快快磕头道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