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王谢子弟-第3/3页

加入书签
    此言刚落,王凝之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今年是东晋永和六年,即公元350年,距离王导、王敦两位执政东晋的重臣亡故,至今已有二十余载。

    琅琊王氏、颍川庾氏依次失去东晋的最高权力,转由另一个顶级门阀谯国桓氏接管。

    其中,权臣桓温异军突起,灭成汉,封征西大将军、临贺郡公,渐渐掌握朝政。

    北方,后赵、前秦、前凉、前燕等政权并立,互相交战,民不聊生。

    南方(东晋),上层谈玄问道之风、门阀政治体系昌盛,高门士族中多数是不问世事、追求缥缈的士人。

    下层百姓食不果腹,只能维持着勉强度日的生计,经不起任何大大小小的灾害。

    魏晋谈玄之风昌盛,是有历史原因的,客观的讲,玄学将《老子》、《庄子》、《周易》三种思想融合和创新,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哲学思想,这是进步的体现。

    但是,王凝之不认同玄学适合于东晋这个时代,“只提出问题,而不去解决问题”典型的空想主义,是绝对不成的。

    公元350年这个时间,自己十六岁,还拥有王谢子弟这个身份,将来未必不能有一番大作为,但必须从现在开始准备。

    值得一说的是,虽然“王与马,共天下”的时代已经落幕许久,但王谢子弟的地位依旧与司马皇室差距不大。

    王凝之想到此处,心中已经有了主意,首先需要打好基础和赢取司马家的信任,其余事宜暂且搁置。

    自己家有数不清数目的土地,何不召集城外成千上万的流民开垦,互惠互利?

    诚心待之,方能赢得民心,这个简单的道理王凝之十分清楚,不过这些都需要时间……

    王凝之不是那种喊口号的圣人,他只希望在自己享受的过程中,帮助烈日下的农民、各行各业的小手工者等劳苦群众减轻一些劳累,多一些幸福。

    另外把那些见了百姓没一句好话,就是骂人的封建官僚集团改良,起码少些官僚作风,少些贪污欺民的行为。

    封建社会还能怎样呢?他今世的理想,仅此而已罢了。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