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大唐往事

加入书签


    贞观九年,唐朝与突厥作战的第十五年。

    西域,茫茫黄沙,一片荒凉之态。石塘城,西北重镇,突厥对其虎视眈眈。

    城上插着许多“唐”字旗,向世人宣示其主权。主将与副将走在成楼上巡视,城外,突厥摆出阵势,剑拔弩张,黑压压一片,一副摧城之势。而城内,士兵们大多坐在地上,抱着武器,无精打采……

    “将军,我们被十三万突厥军队围困于石塘城中已近三个月。”作战室内,将军看着沙盘,一旁的副将补充道,“现在城中粮草紧急,援兵却又迟迟未至,再这样下去,将士们难免会军心涣散。”

    听了副将的话,又看了看插满小红旗和小蓝旗的沙盘,主将叹口气:“是本将无能,致使全军将士深陷围困,只是我军将士不足两万余众,敌我悬殊太大,若强行突围,也是以卵击石,更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可是若不冲出去,再过几日,怕是将士们连守城的力气都没有了!纵然有誓死之志,也难守住石塘!”情况万分危机,主将与副将分析敌我情况,却不知如何是好。

    “禀将军,幕客杜临求见。”正当二人一筹莫展时,门外另一副将报告。“快快有请!”“是!”

    这时,一个道士走了进来。“参见将军,杜某有一退敌良策特来禀告。”“先生有何良策快快说来。”听见道士这么说,主将来了兴趣。只见这道士将一个盒子放在将军面前,打开盖子,一个晶莹剔透,发着白光的小石头呈现在眼前,将军拿起石头仔细打量,“先生,这石头有何用处?”“将军,莫要小看此石,此乃上古神人练就之上古神石,内藏莫大异能。”道士指着石头,“与人相同后,能发挥无穷威力,能助我军脱困,原来在下也不敢轻率动用,只是如今兵凶战危,我军旦夕之际,只有甘冒其险,以求脱困!”

    “素知先生学识渊博,足智多谋,所说之事必有所根据。”听完道士的话,将军有些震惊,还是有很多疑问,“只是这石头再是厉害,亦只是一人之力,又岂能抵挡千万敌军?”

    “将军,事态紧急,只需将军提供一位精忠壮健少年将士,杜某可立即付诸行动,以证所言非虚!”道士拱手行礼,再一次说道。

    “报告将军,城外敌军正在集结列阵,于四处城门同时逼近,准备作四面夹攻之势!”这时,一个小兵匆匆来报。

    “将军,我军已危在旦夕,情况刻不容缓!请将军当机立断,杜某原以性命担保!此石定能击退敌军!”“将军,为退敌军破解重围,末将愿以身犯险,冒险一试!”一旁的副将主动请缨。在这危急关头,已经容不得多想,主将握紧石头,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姑且一试吧!”……

    作战室外,门前处置一矮桌,将军坐在此处观看,旁边站在几个士兵。副将将石头佩戴胸前,一步步朝引雷台走去,引雷台位于一稍高的地方,一个高的木头垫,上面有一根铁柱直立。道士在空地上社坛,准备做法,周围,鼓声阵阵。副将走上台阶,来到引雷台,等待命令。

    不一会儿,守城的士兵开关迎敌,将士们奋不顾身冲向敌军,欲突出重围。与此同时,城内,将军点头,表示可以开始,道士将三炷香点燃,插入炉内,同时,一只手一挥,蜡烛喷出一团火焰,道士双手合拢,并两只手依次转动,做出一连串眼花缭乱的手势,最后,指向天空,其中一只手伸出食指中指,一边转动,一边念咒语:“天雷闪,裂决阵,乾坤移,四灵归位,助吾势。”刚刚还湛蓝的天空立即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见此情景,将军瞪大眼睛,不敢相信。佩戴石头的副将也跳上引雷台,双手背后,勾住铁柱。

    闪电渐渐密集,见时机一到,道士大喝一声:“引!”随即把指向天空的手立马挪到铁柱,“咔嚓”,一道闪电劈向铁柱顶端,高压电流顺着铁柱传到副将身上,副将被电击,有些不好受,大喊了一声,“啊!”随着副将的大喊,他胸前的石头发出刺眼的白光,一个巨大的光球伴随电火花将他罩住,光球内,一圈圈光环围绕在副将身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有一个别的身影出现在他身上,副将眼睛发着白光,下一秒,胸前原来的护心镜变成了口含珠子的老虎脸浮雕,遮住上半身,双手手臂上半截裸露,肤色从正常的肉色变成了黑胡桃木色,肌肉变异似的膨胀,面部早已不是原来的样子,而是如带上了一银色面具,五官分明,两眼放光——副将变成了一个身穿银色盔甲,满脸威风凛凛,全身发散着白色光芒的武将!将军张大嘴一下子站起,震惊地看着变化后的副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