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鸿雁传书为哪般

加入书签


宋钰一回到住处,就见翠洗和竹息两个焦急地候在院子里。

   因皇后一夜未归,虽然是和皇帝一起出去的,但这话若传出去,也十分不好听,所以她们早遣散了院子里的人。

   二人将她迎到室内,皆是一副欲言又止,想问又不敢说的模样。

   宋钰便道:“我这不是平安回来了么。”

   竹息到底是从小跟她的,直接就问:“万岁爷带您宿在外头啦?”

   这不是明知故问么,宋钰答一声:“嗯。”

   竹息睁大眼睛道:“您真是胆子大,这种事,两三百年来闻所未闻。”

   宋钰没好气的白她一眼:“又不是我愿意的。”

   不是她愿意的,那就是万岁爷强迫的,万岁爷玩的可真野……

   她二人像是骤然得了什么宫廷秘事,彼此对视一眼,不再言语了。

   过了一会儿,行宫里就传了旨意,说今日继续修整,明日再出发。

   于是,皇后免了所有人的拜见,主仆三人放心的补觉去了。

   这一觉,直睡到末时二刻,皇后才想起来问皇帝那边的情况。

   翠洗答:“万岁爷身边的小顺子方才来说了,事情已经有了着落,请娘娘不要担心,太后罚了万岁爷一月不许跟您见面,怹特意嘱咐,这一月里您就安心歇息,暂时免了对太后的请安。”

   一个月不许见面,这是个什么处罚?宋钰暗自腹诽。

   好在这一个月她还得忙彤社办活动的事,日子倒也好打发。

   过了瑶亭,圣驾日行四十里,沿途不再停歇,只三日就到达澄心园。

   澄心园三面环谷,一面临河,盛夏里也是荫气十足。

   整座园子清幽素雅,返璞归真,既有山村野趣,也不缺皇家气派。

   澄心园前有正殿“澹泊敬诚殿”,中间有“四知书屋”是皇帝理政之地,“烟波致爽”是皇帝宿处,后有“松风水月”、“敏思笃行”、“明月清风”、“傲雪凌霜”四组宫殿作嫔妃住所,“松鹤斋”作太后住所。

   因皇帝一月都不能与皇后相见,他特意将皇后安置在“如意洲”,如意洲上有殿堂庙宇、假山凉亭、楼榭水池,是个修养身心的绝佳胜地。

   皇后对园子并不熟悉,她想与皇帝商量宴会的举办场所,既不能见面,就只能上折子了。

   于是,她像模像样的写了份折子:臣妾叩问彤社活动事宜。

   皇帝拿了折子真是哭笑不得,半寸厚的折子,打开来却只有一句话——活动在哪儿办最好?

   平日里臣子上奏折,连本地下了几场雨都写在上头,像先前广东官员上奏要寄芭乐的事也不在少数,更有甚者,会在请安折里写些“皇上,臣久苦于思”之类的肉麻话,当然,他日常最多的回复也就四个字——朕知道了。

   皇后真诚发问,自然是臣子们所不能比的。

   所以他很自觉的填满了折子空余的地方,洋洋洒洒写道:“‘如意洲’原是最适合的场所,但办起活动难免人员冗余,丝竹嘈杂,恐扰了卿卿清净,不妥。”

   “‘青莲岛’景色宜人,四面临水,楼阁也大,但入岛只两条羊肠小道,筹备起来也不方便,不妥。”

   “‘水心榭’只几座连廊凉亭,到底空旷了些,适宜办茶话会,至于大型宴会,不妥。”

   “‘月色江声’沿岸而建,此时杨柳依依,月色里更是曲折有致,亭台楼阁俱全,办宴会,正适宜。”

   末了,他看了又看,总觉得答复不太圆满,于是提笔又添了句:“卿卿,朕久苦于思。”

   如此,便圆满了。

   御批的折子传回如意洲,宋钰瞧着满纸朱砂,咂摸出点儿别样的意味。

   以皇帝的热情度来看,他必然是情窦初开。

   在古代,十三岁就有房中人,到二十五岁才情窦初开,有那么点可怜的意味。

   当然,鉴于这个情窦初开的主角是她,自然是甜蜜的意味更多了。

   办正事才上折子,达私情就只能传信了。

   皇后拿出一张芙蓉色松花笺,只提了两句:一句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一句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她将信笺夹在一本《盐铁论》里头,这书还是先前皇帝看了留下的,如今正好当一回“鸿雁”。

   来送折子的是小顺子,他是个有眼力见的人,办事牢靠之余,也极擅讨主子欢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