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就离谱

加入书签


不过做到这里,池远也发现了:这题目排序同样不是按难度来的。

   要是所有人都像他这样,按照题目安排顺序一路做下去,除非是跟他一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抑或跟乔英子一样有超强的简化能力,不然真得认栽。

   在前面两题上花费了大量时间不说,答案估计都算不出来。

   嗯,特别是第二题,就算是英子,估计想要算出来也会累得够呛。

   池远坏笑了一下,好似已经想象到英子哭丧着脸喊‘算不出来啊’的场景。

   继续往下做。

   第六题,一道相对论粒子碰撞题目。但并不难,只要熟练掌握洛伦兹变换和坐标系选取就可以轻松解决。

   这届的送分题不少啊。

   这样想着,池远翻页,来到最后一题。

   今年只有七题,不可能就是加大一点计算量吧?

   等他看清最后一题,这个想法被他咽了回去。

   (给你们放小,免得吓到你们,大概,你们也不会真去做吧?)

   “……”

   第七题,好家伙,这题目整整占了一页卷子……拿小论文当题目呢?

   不过,倒挺值它这70分的分值。

   要知道,整张卷子总分才320分,他一提就快占了1\/4。

   就写这一题,省三都能混一个。

   字居多。

   首先,阅读和理解就是个难题。

   没有理解题意之前,他的‘抽象思维’也没用,连题都不懂,做什么减、除法!

   池远只能希望:出题人的语文是语文老师教的,而不是物理老师教的。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先是读完了短短的题干,就是科普一个自然现象。

   然后扫向问题。

   总共有五个小问,每个小问的描述至少也有三百来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

   每一道题都要做阅读理解,包含出题人满满的恶意。

   这对某些语文不好的竞赛人来说,无疑就是一种折磨。

   省略条件等描述,只看题目。

   (1):求电场区域上下两端的电势差、正电荷总量和总电能。

   (2):估算雷云正下方产生的地表电场强度。

   到这,问题都很正常。至少池远知道什么是‘电场’、‘电荷总量’、‘总电量’、‘电场强度’。

   (3):估算该云地闪电通道的直径,并导出闪电通道内的电荷密度径向分布的表达式。

   ‘闪电通道’?

   很陌生的词。

   一般人做到第七题本来就有些疲惫了,然后再出现陌生词语,难免焦躁。

   但这个时候更是需要冷静,重新回顾一遍题干:

   云地闪电→带负电的冰晶颗粒尖端放点→形成指向地面的放电细路径→形成粗圆周形带电体→最终形成闪电通道。

   很好,脑内有画面、有情景了。

   可以物理建模,用‘抽象思维’进行简化!

   也没有多难嘛,继续下一小问。

   (4):试画出电离层底部光环产生与扩展的物理过程示意图,估算半径为1000km时光环扩张的径向速度。

   看完题,池远缓缓地打出了一个?

   啊,继‘闪电通道’后,又出现了‘光环’。

   又是通道,又是光环笼罩,这莫不是要‘飞升’?!

   这只是一道‘阅读题’,他也不知道现实中是不是有这样的现象,物理学家有没有研究明白其中蕴含的物理理论知识。

   虽然有些离谱,但他还是重新回顾了一下题干:

   闪电通道→负电荷流向地面→温度上升至数万摄氏度→空气电离形成等离子体→???→无线电波

   靠!

   这多少概念杂糅?数万摄氏度可以理解,但为什么无线电都来了!

   现在不是深究为什么会如此变化的时候,把这些词汇塞进脑袋里,发挥想象力!

   十五分钟后,池远的脑门渗出细汗。

   有点意思……这题计算量不大,但对思维、想象力等要求极高。

   但他还是想了出来,甚至没进入‘学习模式’。

   然后是画出示意图。

   等等!

   池远一怔,握住笔的手有点抖。

   他要画的是好几个同心半圆……这不就是在难为他池远?

   众所周知,对于学习绘画的人来说,画圆比画直线还不友好。

   ‘硬着头皮画吧!’

   也只有这样了。

   池远画了整整七分钟才完成了自己的大作。画完之后,他都不忍心去‘欣赏’,赶紧下一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