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磊儿参加数竞队

加入书签


池远一看题目。

   【1.证明】

   【2.证明】

   【3.证明】

   【4.证明泰勒中值定理(提示,可使用构造函数\/柯西中值定理\/罗尔中值定理)】

   【证明:函数 f(x) 在闭区间 [a,b] 上连续,在开区间 (a,b) 内n+1阶可导,则至少存在一个 c∈(a,b),使得:

   f(b)\\u003df(a)+f\\u0027(a)(b-a)+(f\\u0027\\u0027(a)\/(2!))(b-a)^2+……(f(a)^n\/(n!))(b-a)^n+(f(c)^(n+1)\/((n+1)!))(b-a)^(n+1)】

   ……

   都是证明题。

   甚至有关于定律的证明。

   尝试写了几道后,他发现自己写起来无比生涩困难。

   池远明白了徐峰的意思。

   为什么他的数学卡在199?

   基础不稳。因为他学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的初衷不对。

   他主动提升数学,还是因为物竞的计算陷入了瓶颈。

   所以,他是以“物理需要数学这一工具”为动机,学习了微积分。

   学习的过程主要放在了如何计算,如何应用上。

   于是他只是如何使用计算方法和定律。

   直接跳过了底层数学思想的学习。也就是探究为什么会出现会有这样计算方法,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定律。

   他现在学的是数学,相当于数学系的人学数学,而不是物理系学数学。

   后者可以忽略定理的证明,讲究计算。但前者却不能忽略,因为他们研究的是数学本身。

   徐峰不知道什么时候坐在了池远的对面,“证得出来吗?这是数学系本科生的考题。”

   他也见过像池远这样的学生,也就是更喜欢物理的学生。

   常有半懂不懂的人说“物理的本质是数学”,或者“数学是物理的工具”。

   这是片面的。

   物理和数学各有各的美,只是数学更抽象、更底层。

   “我的方向错了……”

   池远喃喃道。

   他觉得199和200之间的壁垒即将打破。

   系统的评分标准,是让他达到数学系的本科生毕业标准啊。

   “慢慢做,不急的。”

   徐峰说完,便继续去观察林磊儿答题的情况。

   说做就做,池远直接回到教室,将抽屉里的教材拿了出来。

   他决定从《微积分》和《线性代数》两最基本的教材重新学起。

   以一个数学系的学生的角度,抛开肤浅的应用。

   回归本质,重新理解。

   他需要的是最底层的那种懂,通过简单的公理可以推导出无数延伸定律的那种懂。

   (公理:大家都认同的道理。不需要再进行证明的基本命题。比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就好比是从一个干细胞开始,生长出一条条血管,一滴滴髓液,最终成就一个活的个体,而不是坚挺耐用的死工具。

   ……

   三个小时一晃而过,林磊儿做到了最后。

   池远也一直在教室待到了最后。

   在这30倍学习效率加成下,他相当于经过了漫长的90小时。

   一点点抛弃已经深刻在脑海中的公式,重新构建,数学评分虽没有变化,但他觉得自己的思考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

   与此同时,徐峰也改完了林磊儿的试卷。

   从他满脸的笑意就能看出,林磊儿进入数竞队,稳了!

   “很好,37分,接近省二的分数线了!”

   徐峰将卷子还给林磊儿,并拍拍他的肩,以示鼓励。

   但林磊儿听完徐峰的话,眼中的亮光却又黯淡了几分。

   “还没有省二啊……”

   池远合上书,退出学习状态,听到林磊儿这句话就忍不住翻白眼。

   他算是明白别人那种想揍他的感觉了。

   辛苦了,方一凡,居然能忍住不在磊儿带动下学习。

   池远走过去拍了拍磊儿的背,道:

   “磊儿,你才学竞赛几天啊!省二已经很强了好不好。”

   给别人一点机会啊。

   “对!”徐峰走上讲台看着二人,满是欣慰。

   说来惭愧,这两个人竟然是竞赛队里最强的两人。

   一个学了几个月,达到了省队的标准。

   一个学了几天,达到了省二。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他要是年轻点,也会很郁闷。

   不过,就算他是老师,也有点郁闷。

   徐峰拍了拍桌子,吸引二人的注意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