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飞船-第2/2页

加入书签
   马死磕和常伟思都力邀高欣,成为第一艘飞船的荣誉船长。

   但都被高欣婉拒了,理由很简单,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飞行员,科学考察船顾名思义,当然要以科研人员为主。

   两位大佬虽然惋惜,但也没有强迫高欣,毕竟想上这艘船的多的是。

   高欣做为顾问,积极参与到飞船的建设过程中。特别是生态循环圈的建设,在他的坚持下,飞船还额外携带了,足够一千人使用两百年的生活物资。

   高欣给找了个理由,第一代大型飞船生态循环圈,还不够成熟,必须留下足够的备份。

   在船员名单问题上,高欣不发表任何意见,把这个难题全部抛给了两位大佬。

   这态度让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高欣可是飞船方案的主导者之一,这样的高风亮节,足以让很多争权夺利的大佬汗颜。

   反应堆建造,龙骨铺设,科研仪器制造,这一超级工程,给华夏的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

   过剩的生产力,顺利释放,全国一片欣欣向荣的形势。

   随着飞船在拉格朗日点的大规模建造,对船员名额的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马死磕做为实际的出资人,技术专利的拥有者,得到了最大份额的分配权。

   华夏太空军,拥有第二份额的分配权。

   萨伊女士代表的势力,也拿下了百分之二十的份额。

   虽然还有灯塔国太空军,欧罗巴太空军的项目,但是进度都慢的可怜。

   跟华夏这个基建狂魔比起来,他们的技术可能更领先,但大规模制造能力,实在有点拉胯。

   想上船的人员,多如过江之鲫,游说在三大势力之间。

   首先是船员的总数,三方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萨伊女士的方案,最为夸张,定员超过五千人。

   马死磕的方案人数也不少,两人的方案里,有很多非航天部门的人,理由也很简单,科学考察需要各种类型的专家。

   经过各方博弈,修改了无数个方案后,考虑到不够成熟的生态循环系统,最终定在了一千八十一人。

   和地球上的大型航母人数差不多,科研人员与飞船工作人员按三比一配置。

   至于飞船的船长,则由太空军委任。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