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王小哥成亲

加入书签


周管事那次为自己外甥谋划亲事就那样不了了之。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毫无进展,都入秋了。 

 “我明年就回县城了,不在这里的如意酒楼了,要不你还是和我一起回县城?”周管事问王小哥。 

 王小哥真的不想回县城去舅舅家生活。 

 “我就想在连山镇安家落户。” 

 “那你不要老想着在镇上附近买房子买地,老想着在镇上附近生活。你买到村子里去,找个村里姑娘。”周管事说。 

 “那就是要耕田种地过日子了?”王小哥有些茫然。 

 “所以你自己考虑,你跟我回去我还以照应一些,你留在这要靠你自己。”周管事说。 

 王小哥沉默一会。 

 “去李家村怎么样?李家村打柴挺容易。”王小哥说。 

 “可人李姑娘说要找个会武功的!”周管事道。 

 “李姑娘喜欢会武功的,那我就找别的姑娘好了。” 

 周管事请了媒人,大概说了自家要求。 

 王媒婆一听 ,就觉得这亲事十有**能成 

 “这有个姑娘,说是找上门女婿的,为的是以后照顾爹娘,你这样把房子买在姑娘村子,姑娘能照顾家里人,你这也不用做上门女婿,就两全其美。” 

 周管事听说上门女婿,十有**家里是没儿子的,一开始觉得不太好,想要拒绝。但想到王小哥也老大不少了,他自己也就那样的条件,这不行,那不想的,终究不是办法。 

 同意让王媒婆去说媒。 

 “我明天就去说,这个村子是李家村,姑娘勤快能干还很漂亮。” 

 王媒婆一去说,大丫爹娘还有大丫都觉得挺好。 

 都商量起在村里在哪买地盖房子的事情来。 

 既然王小哥在镇上也没有家,就请他和他舅直接来李家村相看。 

 王媒婆高兴地回去镇上找周管事他们说了这事。 

 周管事带了王小哥就来了李家村。一看到人,王小哥就非常喜欢。周管事也觉得人长得挺好看的,听说人还勤快,他外甥这是走运了。 

 大丫爹娘看到人也看出来王小哥不是干活很能干的人 ,这在村里要干农活就不是很好的人选。就希望着人不懒能帮衬着点就行。 

 “懒是不行的,全指着大丫一个人,这个家就很难好起来,就算你力气不是很大干农活不是很在行,但你一定要去做,人不能懒能做多少做多少。” 

 王小哥连连表示他并不懒,也不怕做农活。 

 因为要买地建房子,要买田地过日子,聘礼方面,大丫爹娘就说意思一下给一钱银子就行。她们就用这钱找曹木匠打一张床,一只柜子,一只箱子,木桶两只等给大丫。 

 定好下聘的日子,周管事就去找李村长说买地建房子买地种的问题。 

 李村长帮周管事牵线,买了村里一户人家的一块地,用来盖房子,买三亩山地。好田没有人愿意卖。种地有钱了去买米也是一样的,不一定非要吃自家田地长出来的米,周管事也不纠结这些。 

 等建好房子就成亲,王小哥户籍也可以落到李家村。 

 这个地方这个朝代对于人员的流动管理是很宽松的,一个县以内想去哪落户去哪买地买房都可以。拥有田地,需要每年交税,山地只需要在买的时候交一笔税就行。 

 至于女子出嫁不出嫁的问题,女子过了二十六岁不出嫁,需要一次性支付给县衙一两银子,就算后面又嫁出去了,钱不退回。 

 据说这个年龄的规定是二十年前改的,二十多年前一个脸上长疤的女子,到了十八岁还没有嫁出去,按当时的规定,需要付罚银一两。 

 家里人着急之下,想把她许配给一个年纪大她很多的死了妻子的人,这个人之前求娶过这姑娘,当时就拒绝了他的。 

 家里人要让她嫁给这个人,姑娘死活不愿意。但家里又不愿意帮她付这一两的罚银,家里当时是有钱的。 

 姑娘没有钱,又不死心,就去县衙求情,说她之前年幼挣不到钱,就算挣到钱也是归家里所有,她求官老爷能让她挣够钱再来付这笔罚银。 

 衙门让她每年都来付一次钱。一直到这姑娘二十六岁,才付完这笔钱。后来县衙就将女子年过十八不出嫁罚银一两改成年过二十六不出嫁罚银一两。还允许不出嫁的女子年过十八岁可以单独立户籍,置房产田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