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定都邺城

加入书签


吕布收复阎行之后,心情大好,突然想起了诸侯的情况,遂引兵向着陈留而来。

   此时的陈留之中,诸侯觐见完刘辩之后,又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正在这时,侍卫来报,骠骑将军回来了。

   众人一愣,竟忘了吕布了。

   主要是吕布自从会盟之后,就独自去汜水关了,众人不在一起,就把吕布给忽略了。

   袁绍忙让人请吕布进来。

   吕布来后,先向众人打了个招呼,众人也纷纷回礼。

   袁绍问道:“骠骑将军此去如何?”

   吕布一摆手,说道:“别提了,董卓那厮跑得太快,没追上!”

   曹操问道:“骠骑将军可曾遇到埋伏?”

   吕布一愣,突然想起历史上曹操中伏之事,问道:“莫非孟德兄中伏了?”

   曹操脸一红,当然也看不出来,毕竟脸黑。

   “不瞒贤弟,误中贼人之计矣!”

   吕布叹了口气:“孟德兄无事便好!”

   心中却在叹息,这厮命真大。

   说完转向袁绍:“大将军,如今情势如何?”

   袁绍叹了口气:“如今洛阳已成废墟,我等还好退回陈留。可陈留之前被董贼所破,亦非立国之地,不知吕骠骑可有计策?”

   吕布翻了个白眼,差点脱口而出,我有个屁的办法。

   想了半天,也知道原先历史上曹操是在许县建立的都城,而河北之地,有邺城可为都城。

   于是开口说道:“冀州治所邺城,位置优良,民殷而国富,可为立国之本!”

   吕布这话一出,大多数都出口赞成,毕竟邺城作为北方大城,确实适合当都城。

   袁绍听后大喜,当即决定迁都邺城,在邺城重建朝廷。

   另一个比较高兴的则是韩馥,毕竟邺城是他的地盘,天子在手,天下我有,却不知此事却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祸患。

   187年5月,刘辩下旨迁都邺城,在邺城重建朝廷,由于刘辩年少,依然由太后何莲垂帘听政,大将军袁绍录尚书事,总揽朝政。

   自此大汉二分,两帝并存,朝政混乱,各地诸侯纷纷在两汉之间左右摇摆,谋取私利,天下大乱。

   迁都邺城之后,诸侯联军尽皆进驻邺城。而袁绍大肆启用袁氏党徒充当朝廷大员,以充门面。

   本来高高兴兴的韩馥,这下傻眼了。

   这帮大爷,自进驻邺城之后,各占一地,吃他的,喝他的,拿他的,还美其名曰让他韩馥尽地主之谊。

   虽说冀州富饶,可也经不住这三十多万大军折腾啊,这还是吕布让阎行带着降军回雁门整顿去了。

   韩馥无奈,于是便请荀谌、辛评二人前来商议。

   荀谌说道:“如今朝廷在邺城,将军虽然为冀州刺史,然却并非朝廷之主,无法主导朝政,反受制于人。”

   辛评说道:“来日可上奏陛下,就说外兵不宜久居都城,请诸侯之军撤回属地。”

   韩馥听从二人之言,向刘辩上奏,请求刘辩下旨,让诸侯之军各回属地。

   众诸侯纷纷谴责韩馥嫉贤妒能,欲威逼皇帝,行董卓之事。

   韩馥委屈的不行,但又不知该如何辩解,遂怏怏离开朝廷。

   长史耿武向韩馥进谏道:“将军可以粮草短缺为由拒不给诸侯送粮。待其粮尽,自然退兵矣。”

   韩馥从其言,以缺粮为由,拒不给诸侯送粮。

   各诸侯大怒,纷纷扬言若是韩馥不给粮草,那他们就要自行取粮了。一时间冀州大乱,韩馥无法掌控局势。

   袁绍暗示河内太守王匡上奏皇帝,说韩馥无能,不足以镇守冀州,请求撤掉其冀州刺史之职。

   对刘辩而言,经历过这几次磨难之后,他能好好活着已是幸事,其他的,管他屁事,反正他又管不了,他也不懂。

   收到奏报之后,刘辩二话不说,直接就准了奏报,免去了韩馥的冀州刺史。

   韩馥傻眼了,他的冀州刺史就这么没了?回过神来后,韩馥不乐意了,他的冀州刺史可是刘协给封的,你刘辩凭什么给我免了?

   于是韩馥拒不交付冀州刺史大印,同时整军备战,准备上表刘协,臣服于长安。

   众诸侯听闻此事后,心中都在犯嘀咕,生怕袁绍也用这招来对付他们,那就坑爹了。

   于是纷纷上表,离开了邺城,回属地去了。就连吕布也带兵返回了并州,准备先一统并州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