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迁都长安

加入书签


董卓听后一愣,然后有些犹豫地问道:“可是长安如今残破不堪,怎可为帝都?”

   李儒一听,立马明白了董卓是舍不得洛阳的花花世界。于是当即说道:

   “岳父大人,可将洛阳人口尽数迁回长安以实人口,将洛阳富户财富没收以实府库,焚毁洛阳,给诸侯联军留下一个空壳子去争夺吧。”

   董卓一听,这感情好,还可以将洛阳搜刮个干干净净,既然这样,那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连皇陵一块给掘了,取其金银财宝以实府库。

   于是董卓一面给虎牢关留下十万大军由华雄坐镇指挥,只守城,不出战,待洛阳准备完毕后,再行撤退。一面给汜水关传令坚守,等待撤退的命令。

   董卓则是亲率大军二十万悄然撤回洛阳。

   就在王允等人还忙于捣乱之际,突然传来命令,说是要上朝议事,众皆大惊,不知何故。

   来到朝堂之后,却见董卓立于朝堂之上,王允等人瑟瑟发抖,生怕是消息走漏。

   董卓不屑地看了这些人一眼,此时的董卓已经想明白了,这些所谓的大臣只能拿来充充门面,不能想着靠他们干啥。

   眼看着人来的差不多了,董卓当即说道:

   “近日本相出征叛军,大获全胜,袁绍等贼不堪一击,仓皇而逃。”

   “然洛阳四战之地,长安有函谷、潼关之险,可保陛下及文武百官的安全。故本相决定迁都长安,尔等速速回去收拾行装,明日便起行。”

   太尉杨彪说道:“长安残破零落。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望丞相鉴察!”

   董卓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黄牙。

   “今日有童谣传出: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当迁回长安,方可无虞。”

   “更何况,本相夜观星象,汉东都洛阳二百馀年,气数已衰。今旺气实在长安,若不迁都,还待何也?”

   黄琬等人正欲再劝,董卓直接打断。

   “再有多言者,斩!”

   董卓当即派铁骑五千,到处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在其头上插上旗帜,旗上写着“反臣逆党”,尽斩于城外,没收家产,得财富价值三亿贯,平均每户四万贯左右。

   另派樊稠统军数万,将洛阳皇陵全部开掘,得金银宝物无数,初步估值也在七亿贯以上,李傕不得不感慨,这皇室是真有钱啊。

   李傕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夹杂士兵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

   又纵容士兵淫人妻女,夺人粮食。以至于百姓啼哭之声,震动天地。遇到有行动迟缓者,则是就地格杀。

   董卓临行前,叫各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庭,尽为焦土。

   洛阳魅影急报吕布,吕布大惊失色,这董老大还是要走这一步。

   一面令驻守河东的张辽带两万骑兵占领孟津港,随后大军朝着长安方向进军,务必要劫下董卓军的钱粮。

   一面亲统大军开始向汜水关进军。汜水关守将徐荣,在得到董卓要求撤军的命令后,已撤兵朝长安而去。

   吕布兵不血刃拿下了汜水关,留万余兵马守城,大军朝洛阳而去,同时飞报袁绍。

   却说袁绍这几日一再挑战,可虎牢关就是没人出战。

   疑惑间,忽听到吕布传来消息,说是董卓已经撤军,正在搬迁洛阳,请袁绍速速进军洛阳。

   袁绍大惊,忙传令各诸侯进军,这一打才知虎牢关早已是一座空城,这几日一直驻守虎牢关的,不过是一些老弱病残罢了。

   袁绍留下部分人马守城,大军则是朝着洛阳而去。

   行至半路,已见洛阳方向火光冲天,袁绍大急,忙催促军队行进。

   此时吕布已经来到洛阳,见洛阳火势太大,他人马较少,遂直接绕过洛阳,直奔长安方向而去。

   就在诸侯联军急匆匆赶往洛阳之际,一支被人遗忘的军队诈开了陈留的城门。

   领军的乃是一个年轻的将领,手持长枪,身披银铠,坐下一匹黑色的大宛良驹,威风凛凛,正是董卓新收的将领阎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