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糜烂的幽北

加入书签


居于内废墟内,韩裕转了一圈,摇了摇头。

   “十二寨的位置是谁选的?”

   “太老侯爷。”

   韩裕无可奈何,心里直吐槽这个爷爷和那便宜个父亲一样眼光不咋滴。

   瀚海城北边尽是山脉和大河这样的天然屏障。

   按常理,十二寨应该修建在山脉和大河的南面,依靠天然地理作为依托。

   但韩诚偏偏将十二寨全部放在了山脉的北边,摆出一副攻击的架势。

   这样不利的情况,纵使是修建城池也不见得能守得住,更不要说居于寨这种完全用木头围起来的山寨。

   想要彻底一劳永逸,确保这些百姓永远不受北方胡人的威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大山大河的要害位置重新建城。

   依据险地固守,方是上上之策。

   就在这时,赵云带着一些百姓走了过来。

   “主公,这些老人家吵着要见您,末将实在是拦不住。”

   韩裕示意赵云把人带过来。

   为首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初韩裕从阿台部手中救下来的那些百姓。

   “老人家,我不是让你们先去别的寨子居住,你们怎么……”

   为首的一个老人摇头道:“小侯爷的心意我们都心领了,但故土难离,我们全部的家当都在这里,去了别的寨子没了生计,连吃饭都会是问题。”

   韩裕有些不解,随即问道:“州府每月不都会调拨足额粮草给各寨吗?你们去了别的寨子纵然短时间生活有些吃紧,但也不至于没有饭吃吧!况且,按照正常消耗,每个寨子都会有结余,哪会有您说的那么惨。”

   韩裕的话一出口,在场老人的神色似乎都有些激动。

   看他们这个神情,韩裕意识到自己可能说错了,看向旁侧的赵云,后者也是一脸茫然。

   一个胆大的老人凑到近前说道:“小侯爷,您说的那个是政治,而真正的实际却完全不是您所说的那样。”

   随即这些老人你一言我一语将整个事实真相告诉了韩裕。

   自韩诚设立北方十二寨开始,不仅仅免除了这十二座寨子一切赋税,而且每月还定期给这十二寨提供粮草军械。

   就拿居于寨来说,官方造册是调拨四千人左右的粮食和武装两千人的军械进行更换。但实际上,居于寨只有不到三千人,驻扎的军队更是只有千人。

   一座寨子就出现了一千人的空饷,十二座寨子韩裕粗略估计每年最少有一万人的口粮和足能装备数千人的装备不知所踪。

   而这么多年下来,这绝对是一个不敢想象的数字。

   寒门出身的赵云最反感的就是这些权贵欺压百姓。

   如今从这些百姓口中得到的秘密,远超他的想象,骨子里的正义感一下爆棚,朝着韩裕抱拳道:“主公,您可要为这些百姓,为那些戍守边关却屡遭欺压的将士们讨个公道啊!”

   手下心腹爱将所请,韩裕也不好不管不顾。

   但他清楚,**这个东西实在是一言难尽。

   有政权,就必然会有权力,有权力就难保不会有谋私。

   历朝历代反腐都有着不同的办法,宋朝采用高薪养廉,而明朝有朱元璋铁腕反腐,谁贪就杀谁,但即使如此,官员就如同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冒出来一茬。

   镇北候韩鸾一直都是喜欢玩弄政治的人,而政治讲究的就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正因如此,他才会扶持有矛盾的呼延彤和罗岗二人。

   但事实看来,自己这位老爹可能真的应了那句话,玩了一辈子鹰,到头来被鹰啄了眼睛。

   罗岗和呼延彤穿一条裤子,军中的最后一人秦云也有勾结阿台部的嫌疑。

   自己想要反腐,恐怕在此之前自己首先要把权力握在手中才行。

   “这件事情我心中有数,放心,我韩裕对天发誓,一定会为诸位讨个公道。”

   众老者听了韩裕的话心中有了底气。

   韩裕从怀中摸索了片刻,将一块玉佩交在了老者的手中。

   “这是我的玉佩,你拿着这块玉佩带着他们去别的寨子领取粮草,他们若是不肯,就说是我安排的。”

   众百姓闻言脸上满是惊讶。

   自古以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上位者都是嘴上仁义道德,但其实他们所追求的极致的利益,根本没有几个会把老百姓的死活放在心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