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私人定制的步人甲

加入书签


    一边吃着酪面、喝着杂菜羹,一边不停地往嘴里塞着胡饼。

    这塞德尼玛曲黑的饭量着实有些惊人,一个人起码要吃掉四五个饶量!

    赵佶看得有些发呆,他吞了一口唾沫,扭头问旁边正在口抿着玉髓酒的江北:“他怎么也是将下凡?”

    江北细品着清风楼新出的玉髓酒,感觉醇香之余有些回甘,正待一口闷,听到赵佶问话,就放下了手中的酒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帝君,我也是最近感悟机,才勉强记起了一些将们的事情。”

    “以前在仙界的时候,那些神霄府褚慧和将们一直都不合拍,这些我之前也是讲过的,但是我没有想到......”

    江北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又拿起酒杯,一口干了,貌似有些惆怅。

    赵佶之前听江北讲过,神霄府褚慧和将们一向不和,你看不惯我、我看不惯你,经常发生争执,闹得不可开交,他当时还觉得挺正常。

    毕竟他当官家的这些年,看过了太多文官集团和武官派系在朝堂上的激烈斗争。

    宋朝的官制是以中央朝廷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掌政、军大权的二府制,听起来应该是文、武官员势均力担

    但是,如果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宋朝的基本国策是重文轻武,武将可以担任枢密副使,但是绝对不能担任枢密正使,这是祖制。

    也就是,文官永远压武官一头,因为就连武官的顶头上司,都是由文官来担任的。

    而且很多时候,连枢密副使都是文官担任的!

    纵观整个北宋,武将担任过枢密副使的,不过廖廖数人而已。

    想那名将狄青,在担任枢密副使之后,就成了文官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先是到处造谣,狄青得到了士卒们的拥戴,有造反之嫌疑,奏请宋仁宗将他调出京师,宋仁宗没有同意。

    一计不成,文官们又唆使一个谏官,编造狄青家养的狗长出双角的谣言,

    暗喻他要造反,宋仁宗又没有理会。

    到了嘉佑元年,京师发生洪涝灾害,狄青一家为了避水,搬到大相国寺暂住,方丈将他们安排在了一处佛堂,结果就被文官群起而攻之,他对佛不敬,还煽动百姓围攻狄青的府宅,造成了民怨的假象。

    宋仁宗没有办法,只得免去狄青的枢密使之职,为了安抚他,给他加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让他离京出知陈州,暂避风头。

    狄青被这些文官们气得嘴生毒疮,第二年就病死了。

    宋仁宗十分悲伤,还在禁苑中为他举哀,追赠中书令,赐谥“武襄”。

    赵佶出身皇家,也是听过这些秘辛的。在他看来,故意造成文武不合,乃是平常的帝王之术,为何自己的道兄会如此惆怅呢?

    江北干了那杯酒之后,沉默片刻,幽幽道:“神霄府褚慧,在将们下凡的事情上动了手脚,不但让他们大多投胎到了偏远的穷苦贫弱之家,甚至还让几个将投成了女胎......”

    这话一出,硬是将赵佶惊得站了起来!

    这也太过分了吧!

    这些奸臣!竟然让将投成了女胎,那他们还怎么为我这个长生大帝君效力,怎么去对抗西诸佛支持的辽国、金国和西夏?

    简直是不可饶恕!

    他愤怒地喊了起来:“是哪些狗东西做的?简直是无君无父,无君无父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