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天凉了,该准备盒饭了

加入书签


吃过饭,白芨就带着一群人上山。

   听到后面一大群人各自叫着对方的新名字,她都要忍不住笑场了。

   白高山那一辈最大,辈分是文,村长是立,比村长低一辈的这些年轻男人就是德字辈。

   这些人想了好久,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启发,白德甲这个名字就出现了。

   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白德乙紧随其后,天干取完就轮到了地支,这二十二个不够用了,还有田、粮、山、地等等,反正是白得的。

   大小姐这个辈分用得好,太吉利了。

   明白了名字的含义后,那些取天干地支的都后悔死了,怎么就错过了呢?

   白芨都没想过大人会放弃以前的名字,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白明理也在人群中,脑海里渐渐有了模糊的想法。

   跟着大小姐干,说不定……

   白芨把人带到土坡地上,距离上次疑似温泉的地方远了些,开始指挥他们开挖。

   按照小时候嬢嬢聊天时说过的,挖开地表浅浅的一层,不能太深,红薯也不能切开而是要整个种下去,距离不能太远,以免牵不了藤。

   收获的红薯并不多,连二十个都没有,白芨重点在那一簇红薯藤上,选了粗一些的茎杆,插到了土里。

   “以后浇水和施肥的活就是你的了。水,幼苗的时候两天浇一次,过十来天三天一次,等长高了就七天一次。肥料和庄稼一样,前期少一些,后面看长势。这活你干吗?”

   白明理想都没想,连忙点头,“我一定照顾好它们。”

   “嗯,仔细一些,别把我的宝贝烧死了。”

   “绝对不会。”

   “很好,等你做好这些事,差不多也该想清楚了。到那个时候如果你还是一滩烂泥,我就不心疼你爹了,把他往死里用。”

   白正文:……

   话是好话,可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

   十几个壮小伙,一会功夫就把一大片地都开了出来,这些是白芨专门交代的。说不定自己什么时候就能想起关键的东西,跑去挖个土豆回来呢。

   整完地,稍稍浇了点水,白芨带人用石头围好山庄的雏形,开始在心里构思怎么样把房子依着山势盖。

   看到这个架势白正文觉得不对了,这丫头还是在编瞎话,这是要整座山都盖房子啊。

   “大小姐,你和我说实话,这上面有什么玄机?”

   “风水好呗。”

   你耍孩子呢,这里要是风水好,还轮得到你?人家县令早就拿来盖屋子了。

   见她不说,白正文也不强求,房子盖起来总归能知道。

   白芨看着干活不惜力气的族兄族弟,心里很满意,决定给大家寻点外快。这稻子刚下,除了拔草也没啥大事。

   都是身强体壮的年轻人,又没个手艺,那就只能卖力气了,劳务输出是首选。

   宁水县靠着河,是有码头的,但扛夫什么的都自成一派,也是被人控制的,这一行不好进。

   想着家里的床,白芨突然有了点想法,这里冬天肯定很冷的吧,那是不是可以把火炕安排上了?

   现在用火炕的基本还是东北那片,只要没见到实物,人们对于这种带火的东西天然有种不信任,还会担心夏天怎么办。

   白芨觉得这个时间正好,先把整个村子改一改,那个时候技术成熟了,天也凉快了,就可以出去接活。

   “村长叔,村里有泥瓦匠吗?”

   “有。不过盖泥房草屋还成,你这个就算了,肯定得去县里请人。”

   “那他们会砌砖的吧?”

   白正文听到这话都笑了,“丫头,泥房又不是直接用泥巴堆起来的,也要打坯、晒砖,砌出屋子的形状,最后才在外面抹泥。”

   白芨点了点头,表示又学到了一种新的知识。

   村长这话也提醒了她,在现代看似常见的砖块一般人家肯定用不起,也没地方去买,这盘炕还是要用替代品才行,不然干不下去。

   有一些道理不亲眼所见根本不知道,就比如砖这个东西,只要建个窑,试上几回都能烧出来,乡下地方不缺柴不缺泥巴的,为什么他们不烧呢?

   因为朝廷不允许。

   烧砖,田地里面的土最合适,能烧出极品青砖这种用几百年的上等品种。但这是田地的根本,挖掉了会严重影响收成,所以朝廷明令禁止百姓私下烧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