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古代不好混,不如当山贼-第2/3页

加入书签
   据管事的说法,守门的官兵都不是一般人,抽十个人检查,起码一半都是有问题的。想要蒙混过关,基本不可能,除非你过城不入,专走山间野路。

   双驴迈着矫健的步伐上路,白芨抓着栏杆,遥遥晃晃地看了一眼高大的城墙,便开启了回乡之旅。

   哦,这架驴车还有一个大大的优点,巨能装!

   同车的有十二人,来自五个家庭,路引上面都是写的探亲。也就白芨是个老实孩子,说自己回老家。

   简单聊了一会,坐在一边的荆三娘就套出了小姑娘的身世,心里暗暗有了盘算。

   “丫头啊,你哪里吃得了那个苦哟。”

   “慢慢来吧,我可以的。”

   “唉,要不……”还没说完,荆三娘就被一旁的男人拉住了。

   “整天瞎咧咧什么,自己家还顾不过来呢。”

   “好好好,不说了,我不就是看人孩子可怜吗?”声音逐渐变低,却保证小姑娘能听得见。

   白芨见对方不再搭理自己,眼神欲言又止的,只好露出一个害羞的笑容,靠着栏杆休息。

   唉,看来路费有人报销。

   商队一共有十五辆车,排成一条长龙,真正要售卖的货物只占了五辆,其他的都用来载客和运输车队耗用的物资。

   每隔三辆车,身边跟着一位骑马的护卫,两人在头前开路,车尾则是安排了重兵把守。

   白芨在车上看到这个架势,就明白了封建王朝时期,为什么打起仗来粮草耗费那么大,实在是转运太过艰难。

   都一上午了,整个车队才走了十几里,还不如以前一发传送的距离,真是要了亲命。

   她在考虑,自己买匹马骑回去的可能性,想想好像不太实际。不说能不能买到马,独身上路就意味着麻烦不断,还是忍忍吧。

   到了大中午,周富让车队停下休息,避开最热的时候。

   这里是京畿,又是在官道上,是这次旅途中最安全的地方。众人都没有警惕的心思,把路让出来以后,纷纷找树荫乘凉。

   白芨最后一个下车,崴着八字腿,好好走了一会才独自坐在树下。

   周富检查完牲口正好路过,停下脚步说了一句,“一个人外出警醒些,不要看谁都像好人,也没有什么好饼等你去捡。”

   他说完就走,临行前还特意看了眼荆三娘那边。

   “谢谢。”

   白芨也不清楚,对方有没有听到。她很欣赏这种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表明这个人有原则。

   有原则就会有底线,有底线道德水准就会比较高。尽管自己没有那玩意,可她喜欢和这些人打交道。

   吃了一个馒头,正准备眯一会,荆三娘就过来了。

   “丫头,大娘和你投缘,特地来告诉你一声。我们两个老不死的准备去淮宁投奔闺女,这个地址你拿着,要是以后有难处了,就写封信过来,我看看能不能帮上一把。”

   “这个不好吧,我们萍水相逢,怎么好麻烦你呢?”

   荆三娘挥了挥手,悄声说道:“我闺女在大户人家做管事娘子,还是有点路子的,要是以后你在老家过不下去了,记得写信过来。”

   “多谢大娘。”

   见白芨收下纸条,荆三娘就走了,好像怕自己男人发现一样。

   周富在远处看着这一幕,摇了摇头 ,接着和护卫商议路线。能做的自己都做了,希望那个姑娘不要那么天真吧。

   这些人都是有关系的,每次都会和车队同行两天,之后就消失不见,过几天又混在另一个商队里面重复同样的工作。

   他们一切都按规矩办事,不做别的就找人说几句话。

   周富明知道对方是干什么的,却无可奈何,连官差都没办法,你情我愿的谁管得了。自己多说一句,那都是冒了风险的。

   白芨觉得大开眼界,这拉皮条的业务都发展成这样了吗,还带广撒网的?

   能想出这个办法的,真是人才啊,完全绕开户籍制度,不知道比拍花子高明了多少。

   打闷棍掳来的姑娘,那是见不得光的,颜色再好也不能放在明面上,一旦失去控制,后果就大了。

   可这伙人不同,盯准的就是自愿这一条。只要当事人同意,随便入个奴籍,仆随主走,户籍制度的保护就成为摆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