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李恪求计-第2/3页

加入书签
    手下有人不解问李恪为何如此兴师动众赶造海船,李恪便海上贸易获利颇丰,想要将生意再做大一些。

    此事自然被人报知李世民,一向精明的李世民此时却是被两个儿子内斗的事情搞得心烦意乱,无暇顾及身为庶出子的李恪。

    李世民对人:“吴王要做生意便让他去做,只要不造反,休要多管。”

    如此一来,便给了李恪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他有了足够的时间准备,以应对将来的变局。

    时年冬月,新罗来报,百济与靺鞨近期往来甚密,并与新罗的军队发生过多次规模冲突。

    李世民便命令李勋等人前去教训一下靺鞨。李勋率领五千余骑兵与靺鞨力战破担靺鞨慌张,立即将调往百济的军队撤回,全力防守与大唐的边境。

    而失去靺鞨军队支持的百济,也无力继续发兵制造与新罗的摩擦,原本两国共谋新罗土地的计划也告破灭。

    春节来临,多事的一年就这么过去。崔俊在春节过后,立即向吴地运去了数套船用锅炉以及一批培训合格的船员。

    吴王李恪的船队已经拓展到了十一艘之多,若是在其后绑缚绳索,再拖上一艘大船,那么,船队的数量便可突破二十二艘,一次性便可运送三千余人,足够他带着一家老前去海外避难了。

    但是此时的李恪只是派出五艘海船按照崔俊的海图去寻找那一片未知的大陆。他还在观望,观望长安之变局。

    李承乾与李泰在去年的纷争有所收敛,李世民觉得两人应该是想通了,不再折腾,于是便在正月时分前往骊山温泉休养了半月。

    三月时,李世民突然以左卫将军薛万彻守石卫大将军。他尝谓侍臣曰:\"于今名将,惟世绩、道宗、万彻三人而已,世绩、道宗不能大胜,亦不大败,万彻非大胜则大败。\"

    崔俊闻言,倒是赞同李世民这一言论。常将勇而袍泽用命,往往可一鼓作气一击破担薛万彻正是这样的武将。

    思索之下,前世关于薛万彻的历史信息被他记起。他乃是李世民的妹夫,丹阳公主的夫君,后因参与谋立荆王李元景为帝,被长孙无忌所杀,一起掉脑袋的还有那个房遗爱。

    薛万彻本为隋将,后与兄长薛万均同自幽州降唐,因征讨梁师都有功,授车骑将军,随罗艺四处转战其他起义军,投入太子李建成幕府,受其赏识。

    玄武门之变时,率东宫兵马力战,甚至反扑秦王府,直到李世民派人出示以太子首级,他才放下武器带领数十骑逃入南山。

    后来李世民赏识其武勇,屡次遣使招谕才复出拜将。在平突厥、薛延陀部等战役中屡立大功。

    后世苏洵将卫青、霍去病、李靖、李积称为贤将,把薛万彻与韩信、黥布、彭越、侯君集、盛彦师称为才将。贤将既不多有,得才者而任之可也。

    贤将多善终,而才将多没好下场。正是:世事如棋须谨慎,错走一步误终身。

    “啧啧,可惜了,这货也是个反骨祝”崔俊摇摇头,不再多想。

    反正高丽已经被崔俊搞死,而百济与靺鞨本身实力并不强,经过去年的打击,这两货或老老实实太平一段时间,所以今年李世民是不会御驾亲征去打辽东了。

    春花刚开之时,牛木二带着吉桑前来,哭着禀报其岳父吉尔纳努病故。两人将要举家返回突厥,继承部落酋长一职,望崔俊准许。

    崔俊自是应允有好言安慰两人,临行前还赠与黄金百两以做资助。至于牛木二的受赡事情,便交于牛木二推荐的一名青年管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