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异星出现过于太微垣,太史令薛颐上书认为此时不可去泰山封禅,起居郎褚遂良也言及此事。于是,李世民下诏停止封禅。
崔俊也不知李世民是第几次没去成泰山封禅了,原本这事情与他无关,但是现在他却是要上书奏报了。
崔俊上书称既然封禅搞不成了,那就应该让劳力转而投入大唐四道的建设,至少将北面的直道先建成再。
李世民却是回书前往泰山的道路已经开建,民夫调集反复太过耗时耗力,先修往泰山的路。
崔俊在心里将李世民骂了一百遍啊一百遍。这君王就喜欢按照自己的喜好办事。嘴上着不去封禅,但是心里却是一直没忘记。
既然你李世民喜欢瞎搞,那就让你去搞吧。崔俊知道这事情他已经尽力,便决定不再去管。大唐有一个魏征就行了崔俊没必要去抢魏黑子的事来做。
其后,崔俊便是闷头在庄子里搞研究。同时派人去买了几座山。
他买的山都是含有大量矿石的山,其中除了常用的煤矿、铁矿、铜矿之外,还有一座钨矿。
钨这个东西对于现在的大唐极为重要,不但能够做成灯丝,让灯泡的亮度与寿命大大提高,还能加在铁中,提高钢铁的硬度。
有了这玩意,铁路与机车便能提上议程。当然,这是后话,现在还是得搞清楚如何从钨矿中提炼出高纯度的钨。
七月之时,突厥与高句丽的战事依旧胶着,双方互相攻击各有输赢。但是高句丽占着地利与人和,各路大军不断增援之下,突厥也决定再次发兵支援自家被围的军队。
双方在九月初爆发大战,突厥合兵四十余万,与渊盖苏文指挥的六十余万高句丽大军混战。
这一战陆陆续续打了十几,双方死伤过半。但是总的来还是高句丽占了便宜。高句丽北方多山地,他们利用山路崎岖难以驾驭马匹的优势,以弓箭攒射突厥兵并造成对方大量伤亡。
而突厥只能凭借骑兵的速度优势在平原、大道之上追杀高句丽的兵卒。此战过后降大雪,突厥眼看着自己的援兵与补给无法再从突厥获得,无力再战之下便秘密撤退返回突厥。
渊盖苏文也因为损失过多,休整数日之后才发现突厥早已离开,只留下三座被掳掠一空的空城。渊盖苏文心中恼火,发誓一定会让突厥血债血偿。
李世民派职方郎中陈大德出使高句丽,陈大德起初进入高丽境内时,很想知道当地山川名胜与风俗。
经过某一城镇,将绫罗绸缎送给当地官员,:\"我一向喜爱山水,簇如有名胜,我想去看一看。\"
当地官员十分高兴,引导他去游历,无处不去,处处见到有中原人,自我介绍:\"家住在某郡,隋末充军东征,留在高丽,娶离家远游的女子为妻,与高丽杂错居处,几乎占当地饶一半。\"
并向陈大德询问他们中原的亲属的生死状况,大德哄骗他们:\"均完好无恙。\"
他们听后挥泪互相转告。几后,隋朝留在高丽的中原人来见大德,都眼含泪水,城郊野外聚集着很多人。
陈大德回到朝中对李世民:\"高丽人听高昌已经灭亡,大为惊恐,频频去馆舍中问候,超过以往。\"
李世民道:\"高丽本来是汉武帝所设四郡,我大唐如果发动数万兵力攻打辽东,高丽必然要倾国相救,若依崔俊之计另外派水师出东莱,从海道直驱平壤,水陆合围,攻取高丽并不难。只是关东一带州县凋敝,尚未复原,朕不想再疲劳百姓。\"
陈大德闻言称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崔俊也不知李世民是第几次没去成泰山封禅了,原本这事情与他无关,但是现在他却是要上书奏报了。
崔俊上书称既然封禅搞不成了,那就应该让劳力转而投入大唐四道的建设,至少将北面的直道先建成再。
李世民却是回书前往泰山的道路已经开建,民夫调集反复太过耗时耗力,先修往泰山的路。
崔俊在心里将李世民骂了一百遍啊一百遍。这君王就喜欢按照自己的喜好办事。嘴上着不去封禅,但是心里却是一直没忘记。
既然你李世民喜欢瞎搞,那就让你去搞吧。崔俊知道这事情他已经尽力,便决定不再去管。大唐有一个魏征就行了崔俊没必要去抢魏黑子的事来做。
其后,崔俊便是闷头在庄子里搞研究。同时派人去买了几座山。
他买的山都是含有大量矿石的山,其中除了常用的煤矿、铁矿、铜矿之外,还有一座钨矿。
钨这个东西对于现在的大唐极为重要,不但能够做成灯丝,让灯泡的亮度与寿命大大提高,还能加在铁中,提高钢铁的硬度。
有了这玩意,铁路与机车便能提上议程。当然,这是后话,现在还是得搞清楚如何从钨矿中提炼出高纯度的钨。
七月之时,突厥与高句丽的战事依旧胶着,双方互相攻击各有输赢。但是高句丽占着地利与人和,各路大军不断增援之下,突厥也决定再次发兵支援自家被围的军队。
双方在九月初爆发大战,突厥合兵四十余万,与渊盖苏文指挥的六十余万高句丽大军混战。
这一战陆陆续续打了十几,双方死伤过半。但是总的来还是高句丽占了便宜。高句丽北方多山地,他们利用山路崎岖难以驾驭马匹的优势,以弓箭攒射突厥兵并造成对方大量伤亡。
而突厥只能凭借骑兵的速度优势在平原、大道之上追杀高句丽的兵卒。此战过后降大雪,突厥眼看着自己的援兵与补给无法再从突厥获得,无力再战之下便秘密撤退返回突厥。
渊盖苏文也因为损失过多,休整数日之后才发现突厥早已离开,只留下三座被掳掠一空的空城。渊盖苏文心中恼火,发誓一定会让突厥血债血偿。
李世民派职方郎中陈大德出使高句丽,陈大德起初进入高丽境内时,很想知道当地山川名胜与风俗。
经过某一城镇,将绫罗绸缎送给当地官员,:\"我一向喜爱山水,簇如有名胜,我想去看一看。\"
当地官员十分高兴,引导他去游历,无处不去,处处见到有中原人,自我介绍:\"家住在某郡,隋末充军东征,留在高丽,娶离家远游的女子为妻,与高丽杂错居处,几乎占当地饶一半。\"
并向陈大德询问他们中原的亲属的生死状况,大德哄骗他们:\"均完好无恙。\"
他们听后挥泪互相转告。几后,隋朝留在高丽的中原人来见大德,都眼含泪水,城郊野外聚集着很多人。
陈大德回到朝中对李世民:\"高丽人听高昌已经灭亡,大为惊恐,频频去馆舍中问候,超过以往。\"
李世民道:\"高丽本来是汉武帝所设四郡,我大唐如果发动数万兵力攻打辽东,高丽必然要倾国相救,若依崔俊之计另外派水师出东莱,从海道直驱平壤,水陆合围,攻取高丽并不难。只是关东一带州县凋敝,尚未复原,朕不想再疲劳百姓。\"
陈大德闻言称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