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崔俊七字做七诗,夺魁拜师陆元朗

加入书签


崔俊一看这几块木板上的字,心中便是一乐。这些个古人就喜欢老一套的东西。木板上所列为:梅、兰、竹、菊、酒、忠、孝。

   这样的命题实在是有太多的现成诗词可以抄,这简直就是送分题。而长孙冲却是紧皱眉头,心中慌张。且不说题目难不难,就说这时间也来不及啊?一共七个命题,岂不是要写七首诗出来?区区一炷香的时间,怕是只有神仙才能做得完。

   但是看看那边看着木板傻笑的崔俊,长孙冲却是放下心来。自己若是做不出来,那崔俊也别想能做出来。长孙冲看着眼前的七个命题,便开始琢磨到底选哪一个为好时,却听边上的崔俊开了口。

   “梅!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长安!

   兰!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竹!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菊!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酒!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忠!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

   孝!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崔俊一口气连作七首诗,点燃的香上连一点灰都没落下。四周一片安静,只闻一些粗重的喘息声。

   环顾四周,崔俊脸上尽显得意之色,笑嘻嘻看向长孙冲道:“我的诗已经全部做完,静候长孙兄佳作。”

   长孙冲此时面色涨红如猪肝,浑身颤抖如筛糠。崔俊给他的打击太大了,大到他已然无法承受。

   “你、你……”长孙冲抬起手,颤颤指着崔俊道:“不可能,你这些诗都不是你做的!你全都是抄的!”

   “长孙兄还是先先作诗吧,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崔俊对着长孙冲拱拱手,潇洒转身对着孔颖达几人行礼:“几位夫子,小子的诗做完了,请指正。”

   “诶呀呀,崔小友的诗词精妙绝伦,老夫汗颜呢!”孔颖达上前几步扶起崔俊,拉着他来到陆德明面前道:“崔俊,我来给你介绍,这是陆德明、路老先生。”

   “原是三朝通儒陆老夫子,小子给您老人家见礼。”崔俊言罢,退一步,一躬到底。

   “崔家小友快起、快起!”陆德明笑着将崔俊扶起。

   只是这一扶,崔明德的手便抓着崔俊的小胳膊不放了。陆德明看着崔俊是越看越喜欢,这可是大唐文坛的新星,不日必将大放异彩!不知不觉的,陆德明就跟着孔颖达一起称呼崔俊为小友了。而且他还在盘算着,要将家里的小孙女陆婷芳许配给崔俊,成就好事。

   “陆老夫子,今个小子能亲眼见着您和孔老夫子,可真的是三生有幸呢。”崔俊立时展开熟练的马屁功夫,这种活化石般的文坛大家,见之绝对是人生大幸。

   只是转念间,崔俊就有了不好的感觉,这老头抓着自己胳膊的手怎么抖得这么厉害呢?

   忽然间,崔俊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陆德明的寿命或许不久了。这老头据史料上说是活到了八十岁,回到老家没多久就死了。现在看他,离八十也不远了吧?

   崔俊小心翼翼问道:“陆夫子,小子斗胆问您一声,您老贵庚?”

   “哈哈哈……”陆德明笑道:“你这小子有趣,见我直接问年纪的还是第一个。”

   “这小子必定是古灵精怪的,若是像个木头一般的,哪里能写得出如此好诗?”孔颖达在一旁道:“你这年纪也不是什么秘密,告诉他又有何妨?”

   陆德明摇头道:“老夫已经虚度七十有九了。”

   “那您今年要离开长安吗?”崔俊又问,语气也加了些急迫感。

   “老夫过了盂兰节就走,准备回老家安度晚年。”陆德明抬头,转头看向东南方向。那里是他出生的地方,也是他的归宿。

   “您可不能回去!”崔俊急道:“您就在长安住着,决不能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