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大明再无饥荒之忧患

加入书签


朱高煜以前没到此方世界之时,也看过不少穿越文。

 他总觉着那些小说里,弄个土豆、红薯、高产良种出来之后,皇帝大臣们高兴的惊为天人直呼国之祥瑞,有些太过夸张了。

 直到自己来了此间,成了这个时代的一员,亲身感受到了这古代社会的生活才知道,养活这万万亿民众到底有多么艰难。

 这农事本就靠天吃饭不说了,精心打理的土地一整年下来却也不过二三百斤,还得是最最上等的田地才行。

 在这个无粮不稳的时代里,一种高产作物的出现,要是皇帝和臣子们不兴奋才是怪事呢。

 想到这,朱高煜也在感叹,后世那些为了粮食埋头苦干一辈子的科学家才是真正伟大。

 饿死,实乃比砍头更加恐怖的死法。

 在绝望中不断挣扎、不断煎熬最终走向生命的尽头,可谓是人间最惨之事了。

 反观历朝历代,哪个王朝末期的暴乱不是从百姓没饭吃开始的?

 故此,了解了这些事情以后,对于老爷子他们两人的激动,自然也就理解了。

 毕竟这个时代,任谁知道有这种产量的粮食种子,都会无比激动。

 大明归根结底还是农耕社会,粮食

 就是一切。

 别看这个时代的人不懂什么金融、货币之类的高端玩意儿,但他们都有一个朴素的认知。

 那便是有钱赶紧添置土地,因为有地就有粮,而有粮则能应对一切。

 管你天灾还是**,我关上庄子大门自保就是了。

 银钱可以藏在猪圈里埋着,一时没有也没什么事,可这粮食要是没有,那才是真的会死人的。

 早就明晰了货币本质的中国人,可以说几千年来都在围着土地、粮食打转转。

 想到这,朱高煜看着眼前二人开口道:“两位手上有多少土地?回头我把这些粮种也卖给二位一些!”

 “如此以来,二位得了便利,我呢到时候也算多了个储备粮食的来源!”

 朱棣听到这话,还没等自己老爹开口,就急忙拍胸脯保证。

 “小哥放心,咱在场这几个本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连造反的事儿都能谈,种地算什么!我们一定会把这件事办好的。”

 “小哥你大可放心,你李叔绝对把这事儿给你办得漂漂亮亮的!”

 “不过眼下,李叔肯定没法给你一个准确的消息,我也得回家问问府上的管事,才知道家里的田地是如何安排的。”

 朱元璋在

 一旁听得直撇嘴,屁的问管事,无非是咱们爷俩对对数量,看怎么安排罢了。

 不过朱棣转而好奇的问起了另一个问题。

 “小哥,种地的事儿好说,反正你这粮种就在这儿,咱的地也跑不了,无非就是下面人折腾而已!”

 “我反倒是对于这粮种非常的好奇,小哥能否说说,你这粮种是从哪儿弄来的,还弄来了这么多!”

 “当然,不方便说就算了!”

 朱高煜闻言会心一笑,随口答道。

 “此事其实说来非常简单!”

 “这世间万物本就是优胜劣汰,这粮种其实也是如此!”

 “我早些年便开始安排人四处打探高产粮食的消息,尤其是见着了那高产粮种当中某一穗多结了几粒谷子或者更加饱满的,那便会留下。”

 “到了来年,分门别类的把这些搜集来的粮种在上等水田当中精心培育再优中选优,如此往复几年之后,再出来的粮种就完全不一样了。”

 “而且,这江南之地稻米一年两熟,这稻子便能繁育两代,五年十代优中选优,岂能无所得?”

 这番话一出,朱元璋父子俩还是有些迷茫,不知道个中关窍到底在何处,但其中优中选优这四个字

 倒是听懂了,大概也猜测到了朱高煜的办法。

 不过,这不妨碍他们为朱高煜竖起大拇指。

 五年、十代,大批量的繁育粮种,然后继续优中选优,这等事情居然是一个尚未及冠的少年做出来的。

 朱元璋一方面为自己的大孙子能做出这等青史留名的丰功伟绩骄傲,另一方面则是觉着户部那些子官吏都该死。

 明明户部主管天下钱粮,中间粮比钱更加重要,却压根没听说过户部何时再育种一事上弄出过什么动静。

 如此人浮于事只会欺上瞒下的官吏,就该拖出去砍了才好。

 而就在此时,朱高煜忽然笑着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