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山海飘零渡玉京-第2/5页

加入书签
    不知不觉,三郎灵台一念闪动,忽的睁开双眸,对坐的风鸣几乎也是双目精华涌现。细微间觉察海船已经不是顺势前行,而是在做大幅调整,甲板上匆忙的脚步也传至耳畔。

    从基本燃尽的盘香来看,略过了一个时辰。

    既然听了动静,二人掐灭香头,轻悄地出了舱,奔着甲板而去。

    来到甲板上,才发觉果然情势不对,除了水手搬着装满箭矢火油之物的木箱一趟趟的奔走,大部分人则各安其位,除了直库的吆喝、阿班的嘶喊,其他人都在沉默中听命行事,井井有条中也透着不安情绪。二人知道必是有大事发生,躲避着往来人等,急忙向尾楼而去。

    尾楼之上,除了仝家子弟,杂事、事头、直库,三老、长年、大翁、火长、各组头目皆聚拢在此。

    仝霁云听着事头在通传信报,看着三郎与风鸣上来,也不觉意外,倒是这胖大汉子竟透出赧然之色。

    “三郎,风世侄,”仝霁云已经戴上八瓣铁叶子毡帽,并不披铁甲,只是肩头穿了铁叶披膊,胸前用裲裆甲片护住,两腕用铁护腕和手甲,其余至多用皮革包裹,两足索性赤脚。其余人等大多如此打扮,至于水手、船丁依旧短打如故。

    海上争斗甚少穿戴甲胄,彼此虽然多用弓矢,可毕竟大海颠簸,这弓矢的准头实在有限的紧,又不似内河作战,彼此可以皆成连船结阵接战。大海浩荡,看似巨大的船只散在海面上也如浮萍一般,灵活机动远胜原地等死,故船只冲角撞击,彼此接舷肉搏,才是正理。无论冲撞还是接舷跳帮,首要是不能落了水中,但凡是落水,凡披甲者必死无疑。

    故此,海战中,朝廷水军不到肉搏战时,贯甲兵丁具在船舱候命,待两船相接才投入战阵,而海客们本来都是商匪不分,所用船只至多是大号的商船、客舟,人手更是巴不得一个人当三个人用,岂能留着专门的战兵队?更何况,海客之间的争斗要的是来得快、去得快,一击不中,自然罢休。而势弱的更是以逃命为上,被追上万事皆休,追不上,万事大吉,一切以狠快为原则。

    而面对官军,除非朝廷水军发了狠紧咬着不放,海客们是不会与水师拼个你死我活。只因是无论胜败都是赔本买卖,败了不必说,即便是胜了又如何?反而成了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绝无罢休可能,而再豪横的海客又如何能与朝廷拼家底?海客无论能胜几次,败一次便是尸骨无存的下场,因此无论何等成色的海客遇到水师,皆是主动告退,溜之大吉为上。

    而此时却非如此,可见是遇到同行了。

    仝霁云向二人言明了何等状况。

    原来,座船按着航道先向西行驶然后转南,只是在这当口,竟然在海路上发现了同行者。

    海船不过行进了半个时辰,就远远地发现北面三十余里有大小两艘海船出现,这两艘海船应是从新市港方向驶来,这便是古怪之处。毕竟仝霁云从三郎他们口中得知新市港封了城,大量海船不得进港,而其他海港也都实行宵禁,即便是海商错过了时辰也不会在海上徘徊,都是在港外下碇过夜的。新市港乃是午时许便下了戒严令,这已经过去六七个时辰,不得进港的就算走的再慢也能在附近找个小港停泊,已出港的最迟也不至于还在海上飘着。

    这两艘船不找泊地,也不靠着北面行驶,真当海上太平出来寻死吗?须知,渤海北面环着陆地有着多个多个军港,乃是大肇四支水师之一的驻泊地域。新市港往北绝非海客们轻易犯险之地,所以这两艘船除非和仝霁云一样是作四海买卖的,别无其他可能。

    想到了这层,仝霁云因肩负重任,自然不愿节外生枝,于是不等入得航路,早早转向南行。岂料,这两条海船竟尾随而来,且这两海船乃是尖底的快船,大的不过五百料、小的那艘三百料而已,合起来也没仝霁云这艘千料沙船大,但是胜在速度快捷。这两艘船彼此呼应,往来有序,正是江湖海客的手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