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放虽然退隐田园,但为了方便登云阁铺开场面,宣宗授予的本官不予其推辞。宗放的官职并非是斜封官,而是中书门下正式敕授告身的朝官。宗放这工部侍郎的本官,俸禄职田等一应俱全,放在高州地界也是头面人物,门下弟子荫客行走方不至于引得他人注目,也因此宗渥才能门荫选官,以官身拿了管勾云仆一应事务的职权,只是宗放未领馆阁也没有差遣,明面上只是个吃俸禄的闲散官员,但官面上依旧保持着应有的体面。
“山野之人当不得柳承制礼。”宗放下了马,一行人也陆续下马。
“柳承制颇为面善,不知贵府上是?”宗放看到此人,其实颇为意外,他知道此人是谁,但是在此非常之时,在此地见到此人,却有些出乎意料。
此人年三旬许,身高七尺余,唇方口正,额阔顶平,龙眉凤目炯炯,燕颔虎须凛凛,头戴皂色垂脚平巾帻,身上并未着纹绣短衫,而是披挂一副亮银龟背乌锤甲,腿裙过膝,端的是如熊罴抖擞,似貔虎狰狞。
“下官是清苑府保塞人,祖籍出身中山华清。”
“不知清苑府先太尉柳虎牢柳公与将军。。。”
“正是先父。”
宗放知道此人乃是当今慈圣太后的侄儿,其父乃是慈圣太后堂兄。慈圣太后其宗族乃是中山华清柳氏小宗,不过早在大宇朝中兴之时,已经迁居清苑府保塞县。当年太宗征讨中山时,慈圣太后祖父柳延庆因家族渊源从军而有军功,官至右骁卫大将军,其长子即慈圣太后之父柳通,官至虎捷都指挥使、嘉山府知府,因此慈圣太后也是在嘉山生长,而幼子荫了官,官至虎牢关兵马都指挥使,宣宗时从军东丹战殁。其余有二子,皆随母亲,为慈圣太后所收养于宫中。宣宗颇亲信之,及长成数访以外事,尝谓内侍曰:“文质,朕之近亲,忠谨赤诚,足堪信重。”
于是此人乃起为太子率府率,及今上,尝以内殿崇班为京畿赤县巡检,去岁进礼宾副使、昆仑南路缘边同都巡检使。此人乃太后家人,恰于此时,迁官至此,宗放心如明镜。莫说此人,山南地界凡是身处枢纽职司人物皆有文档备宗放查阅。这些文档乃是云仆收集,宗放亲自整理,最为详细的便是山南东西两路,其次是东丹至高州方面,再而大肇永州,余者乃是四方邦国,不敢说能做到面面俱到,倒是日积月累下也称得上蔚为壮观了,尤其是文档更新的时效性上可称出类拔萃。
“原来是天家贵戚、慈圣门流,失敬失敬!昔年,尊公与某曾同于军中,未曾想故人之子,已成隽器真是让人不胜唏嘘!”宗放显出一份恰到好处的怅然来。
“不敢受少司空夸赞,不才因官家怜悯、得太后垂爱、承先父余荫,凭有一二骄悍之气侥幸,侧身于群英众贤之际,惶恐!”
文绉绉的一席话出自这勇猛壮士之口,且丝毫不显骄傲之气,这分作派确实不是寻常武夫。慈圣家族虽然源远流长,但是大肇毕竟是小宗支流,其至亲后辈称不上繁盛,如此子者能有几人?因此将他安排在边地厘务杂事,其中并不简单,联系到朝廷时局,可以说太后与今上都是在抓紧时间部署根脚。
想到此,宗放也是感慨,无论幕后人物几何,只是这兴风作浪的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恰似****之上,又泼了热油。
只是一念之想,现在首要的是应付了此人再说。
“莫要称甚么少司空,余乃江湖逸客、山野懒人,若是承制呼之一老道,我敢当之。”
“不敢,在下称一声先生已是冒犯,先生乃是海内闻人、天下名士,在下不过一介武夫,实在不敢在先生面前放肆”。这句话也并非柳文质客套,数十年太平日子,加之宣宗秉承太宗崇文抑武之国策,武官地位已经江河日下,莫说面对高品文官,即便是等阶文官,武官也不敢以同僚示之,更不用说下级军官面对资深文臣,若是一般出身皆战战兢兢有若奴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山野之人当不得柳承制礼。”宗放下了马,一行人也陆续下马。
“柳承制颇为面善,不知贵府上是?”宗放看到此人,其实颇为意外,他知道此人是谁,但是在此非常之时,在此地见到此人,却有些出乎意料。
此人年三旬许,身高七尺余,唇方口正,额阔顶平,龙眉凤目炯炯,燕颔虎须凛凛,头戴皂色垂脚平巾帻,身上并未着纹绣短衫,而是披挂一副亮银龟背乌锤甲,腿裙过膝,端的是如熊罴抖擞,似貔虎狰狞。
“下官是清苑府保塞人,祖籍出身中山华清。”
“不知清苑府先太尉柳虎牢柳公与将军。。。”
“正是先父。”
宗放知道此人乃是当今慈圣太后的侄儿,其父乃是慈圣太后堂兄。慈圣太后其宗族乃是中山华清柳氏小宗,不过早在大宇朝中兴之时,已经迁居清苑府保塞县。当年太宗征讨中山时,慈圣太后祖父柳延庆因家族渊源从军而有军功,官至右骁卫大将军,其长子即慈圣太后之父柳通,官至虎捷都指挥使、嘉山府知府,因此慈圣太后也是在嘉山生长,而幼子荫了官,官至虎牢关兵马都指挥使,宣宗时从军东丹战殁。其余有二子,皆随母亲,为慈圣太后所收养于宫中。宣宗颇亲信之,及长成数访以外事,尝谓内侍曰:“文质,朕之近亲,忠谨赤诚,足堪信重。”
于是此人乃起为太子率府率,及今上,尝以内殿崇班为京畿赤县巡检,去岁进礼宾副使、昆仑南路缘边同都巡检使。此人乃太后家人,恰于此时,迁官至此,宗放心如明镜。莫说此人,山南地界凡是身处枢纽职司人物皆有文档备宗放查阅。这些文档乃是云仆收集,宗放亲自整理,最为详细的便是山南东西两路,其次是东丹至高州方面,再而大肇永州,余者乃是四方邦国,不敢说能做到面面俱到,倒是日积月累下也称得上蔚为壮观了,尤其是文档更新的时效性上可称出类拔萃。
“原来是天家贵戚、慈圣门流,失敬失敬!昔年,尊公与某曾同于军中,未曾想故人之子,已成隽器真是让人不胜唏嘘!”宗放显出一份恰到好处的怅然来。
“不敢受少司空夸赞,不才因官家怜悯、得太后垂爱、承先父余荫,凭有一二骄悍之气侥幸,侧身于群英众贤之际,惶恐!”
文绉绉的一席话出自这勇猛壮士之口,且丝毫不显骄傲之气,这分作派确实不是寻常武夫。慈圣家族虽然源远流长,但是大肇毕竟是小宗支流,其至亲后辈称不上繁盛,如此子者能有几人?因此将他安排在边地厘务杂事,其中并不简单,联系到朝廷时局,可以说太后与今上都是在抓紧时间部署根脚。
想到此,宗放也是感慨,无论幕后人物几何,只是这兴风作浪的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恰似****之上,又泼了热油。
只是一念之想,现在首要的是应付了此人再说。
“莫要称甚么少司空,余乃江湖逸客、山野懒人,若是承制呼之一老道,我敢当之。”
“不敢,在下称一声先生已是冒犯,先生乃是海内闻人、天下名士,在下不过一介武夫,实在不敢在先生面前放肆”。这句话也并非柳文质客套,数十年太平日子,加之宣宗秉承太宗崇文抑武之国策,武官地位已经江河日下,莫说面对高品文官,即便是等阶文官,武官也不敢以同僚示之,更不用说下级军官面对资深文臣,若是一般出身皆战战兢兢有若奴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