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去我住的窑洞看看

加入书签


丁建国临出发前,父母再三叮嘱他,一定要把钱放好。

   “火车上,人多眼杂。要紧的物件一定要贴身放,知道吗?”

   丁友贵检查东西的时候,又嘱咐了一遍。

   李月娥把老三拿的两包桃酥,让建国给老疙瘩带去。

   完事后,又把她新做的棉袄,棉裤装进编织袋,递给儿子。

   “再过俩月就天凉了。你弟那儿估计更冷,这个给他带去。”

   “对了对了,还有这些。”

   丁友贵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又在屋子里四处摸索药箱。

   丁建国看着父亲,把一小包包纸袋装着的药片,用手帕兜起来对他说:

   “把这个给你弟,他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也能吃几片缓缓。”

   父母交代的东西都收拾好了。

   老三给建军的书,他也悄悄塞进了编织袋里。

   丁建国回屋睡去了,明儿一大早六点一刻的绿皮火车。

   现在,他想先眯会儿。

   ……

   火车上人不是很多,丁建国靠着窗户,坐在硬座上抿了一口罐头瓶子里的水。

   其实,他一直想有个搪瓷缸子。

   可惜自从进厂后,自己也没评上过劳模,或者是先进集体什么的。

   倒是父亲,发过一个搪瓷缸子,结果还让老疙瘩带到陕北去了。

   父母再三嘱咐他看好东西,丁建国也不敢喝太多水,生怕上厕所的时候,丢了行李。

   就这样,睁着眼儿的丁建国是又累又困,过了一天一夜,火车终于驶进站。

   下了车,他扛起大包小包,往汽车客运站赶。

   买了票,汽车在坑坑洼洼的山路,哐里哐当地开了两个多小时,才到县城……

   再买票,再坐车。

   到了镇上,丁建国有种说不出的心酸。

   一眼望去,光秃秃的山,不见半点儿绿植。

   陕北这地儿,总爱刮大风。

   不是西北风,就是东南风……

   就跟歌里唱的一样: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大风从坡上刮过~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

   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从包仓市到坷垃镇,才经历了一天半的丁建国,感觉自己难受的要死。

   不知是路上颠簸,还是水土不服造成的。

   他一想到,还在彭家坪插队的弟弟,整个人难过的眼泪都流了出来。

   从坷垃镇到彭家坪,能乘坐的交通工具就只有牛车。

   一个赶着牛车的大爷,好心驼了他一程。

   到了彭家坪,丁建国拽着大包小包,几乎是从牛车上咕噜滚下来的。

   他还来不及跟大爷道声谢,系着白头巾儿的大爷,就扬起鞭子,赶着牛走了。

   ……

   “丁建军,你哥来了。”

   生产队的朱队长,跑到麦子地,对割麦子的丁建军喊道。

   “我哥?”

   一脸惊诧的丁建军,放下手里的镰刀就向彭家坪人民公社跑去。

   兄弟俩一见面,竟不知说什么。

   原本,丁建国是想逗一逗弟弟,问问他:

   在这儿,找到你喜欢的婆姨了没?

   可是,眼前的丁建军,哪里还是在家时的那个老疙瘩。

   穿着粗布烂衫的弟弟,脸晒的黢黑,眼角满是眵目糊,就连张长的头发,也乱糟糟地黏在了一起……

   “哥,你啥时候到的?”

   还是丁建军先开的口。

   弟弟干裂的嘴唇,白的没有一丝血色。

   丁建国背过身,擦了把眼泪。又转过头对老疙瘩说:

   “刚到没一会儿。”

   建军赶忙接过哥哥手里的东西,拉着他就往门外走:

   “带你去我住的窑洞看看。”

   “好。”

   跟在弟弟身后,难过的丁建国,又忍不住抹了把泪儿。

   建军把哥哥带到泄洪沟附近的三孔土窑洞,紧挨院子的东侧布满了荒坟。

   见大哥不说话,丁建军给哥哥解释说:

   “村里社员不要了,生产队就把这儿,留给我们几个知青住。哥,今晚,你也睡这儿。”

   丁建国不知说什么,嘴里只‘诶,诶’地应着。

   窑洞里,又破又小,到处都是土,墙上糊的报纸也烂了好几处。

   丁建军转身,想跟哥哥说些客套话。

   谁知,丁建国竟当着他的面,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

   丁建军赶忙关上门,对哥哥说:

   “哥,你哭啥?好不容易看到你,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