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采购员的人情世故

加入书签


李安业和周胜利一起骑着自行车出了轧钢厂的大门,一直沿着大路出了四九城。

   在周胜利的带领下,二人离开大路,拐上了一条崎岖不平的小路。

   一路上李安业骑着自行车,只觉得屁股都要被坐垫给震麻了。

   看来这采购员的工作,外人看起来油水多,是个肥差,但其实并没有表面上看的那么光鲜亮丽,就这崎岖不平的路面,都够人喝一壶的了。

   大概骑了两个小时左右,周胜利才带着李安业在一处村庄停了下来。

   周胜利领着李安业推着自行车进了村,接着他找到一个精瘦的小老头,估摸着是村里的支书,说明了来意。

   这个村支书看样子和周胜利熟稔得很,稍微聊了两句,就让人去叫村民抬东西去了。

   这里公社下面的一个生产队,平时多余没有上交给公社的粮食,就会卖给各个大厂的收购员,换一些钱票改善一下生产队里的设施。

   “像咱们这些没门路的,就只能来队里收购一下粮食,级别高一些的采购员基本就会去公社采购粮食。”周胜利在等待的时间,抽空给李安业解释。

   “在队里能收购到的量一般不大,不过太多了自行车也运不回去。”周胜利说着,露出了一个笑容。

   “不过今儿安业同志你跟着来了,我可以多收购一些了,这不马上月底了,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呢!”

   李安业立马听明白了周胜利的意思,这是要让自己给他当运输工具呢。

   他当即就拍了胸脯,“你放心,我力气大,能帮你运不少呢!”

   李安业也不含糊,既然跟着来学习来了,帮忙做点事情是应该的,毕竟人的帮助都是相互的。

   周胜利闻言,立马露出了第一个真心的笑容,他拍了拍李安业的肩膀,“那我就先谢谢你了。”

   说着,他也作为回报,跟李安业事无巨细地说起了采购的规矩。

   采购员下乡采购,一般都是先自掏腰包,把东西收上去,然后运到工厂之后拿着生产队或者公社开具的收条去报销。

   “你要记得一定要拿到收条,不然很容易被当成投机倒把。”

   李安业认真地听着,默默地把注意事项都记在脑海里,手上也没闲着,给支书还有周胜利都散了一根大前门,不一会儿生产队办公室里面就烟雾缭绕了。

   不一会儿就有两个小伙子抬着几个布袋子过来了,也有不少闻讯赶来的村民过来了。

   一般村里来采购员的时候,村民们都会过来把自己家里多余的农产品换成钱。

   有的村民提着一个篮子,装了些鸡蛋,有的则是一把大白菜,应有尽有,大家都拿着手里的东西,老老实实地在办公室外排队。

   周胜利先是检查了几个布袋子,里面全是棒子面,一袋看起来有十几斤的模样。

   “还是老规矩,1毛3一斤吧。”周胜利给村支书散了一根大前门,“这里一共多少斤啊?”

   村支书接过烟,笑眯眯的,“一共46斤。”

   李安业默默地立在一旁,仔细地观察着二人的互动。

   采购员下乡采购是不需要给粮票的,毕竟这东西在农村也不流行,所以收购价格会比市面上要稍微贵上一点。

   科里面的规矩是棒子面一类的粗粮,不超过1毛3就可以收购,大多数收购价格都是按照这个价格来的。

   毕竟你给少了,人家不可能卖给你。

   将棒子面全部过秤,没有发现问题之后,周胜利就招呼在外面排队的村民可以进来了。

   第一个进来的提着一筐子鸡蛋,周胜利看也没看就让人拿着东西走了。

   毕竟这东西可金贵,路上骑自行车又这么颠簸,一不小心磕破了算谁的?

   接下来的菜类周胜利也大多挑着一些不占地方的收购了,李安业估算了一下,他这一趟下乡估计收购了8块钱左右的物资。

   而周胜利和他一样,也是八级采购员,一个月也需要50块钱的采购额才能完成任务。

   今天还是有自己帮忙的情况下,能带回厂的物资多了将近一倍,平时估计一趟也就4块钱左右的收购量。

   估计周胜利一个月需要下乡采购15天,才能完成科里的任务。

   采购结束后,周胜利趁人不注意,给村支书塞了一包大前门,被观察仔细的李安业看在了眼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