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田假-第2/3页

加入书签
   这个耙的作用是把柴草聚拢,贺宣想着家里的羊毛也可以做个小一些的耙,把粗羊毛和羊绒分开来。

   羊毛泡了几日溪水还是有些味道,贺宣就把各种方法都试试。

   用草木灰水浸泡,再用肥皂清洗后,晾晒,得到的羊毛就干净许多。

   家里这两头羊都是好些年没剪过毛的,羊毛里面有羊绒,不过不是很多,贺宣为难着如何把它们分开,正好晒稻谷得到了灵感。

   不过秋收最重要,等秋收完了,家里空些,再让小竹试着做一个小小的竹耙。

   晒场里的稻谷被麻雀们虎视眈眈,稻田里人多,麻雀不敢过去,就盯着这边。

   等人都走开的时候,就飞下来啄食,五六岁的小郎们看到了,就飞跑着驱赶麻雀,你追我赶,你来我往。

   等摊平这一片后,又有新打出来的稻谷送到晒场,大家又开始一轮忙活。

   小竹他们到家后,也来帮忙干活,直到天色渐渐黑了,才回家。

   余婶和于大嫂早就做好了晚饭,吃拌面。

   被晒了一日的贺宣肚子是饿了,却没啥胃口,看到过凉水的面条,还有猪肉卤子和丝瓜汤,来了兴致。

   厨房里拌好了面条,走到屋后坐下,一身的疲惫都涌上来。

   双手无力的贺宣,只能把碗放在桌子上,面条均匀的裹上肉酱,色泽浓郁。

   吃了一大碗面条,卤子有些咸,第二份就只拌了一个碗底,喝着丝瓜汤,慢慢吃,刚才吃的太快了,跟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

   累了一日的贺宣洗了澡就不想动弹,难怪那些读书人离开学馆以后,想要有所进益就非常困难。

   你想啊,要是一个人一天到晚读书都没念出什么花头来。

   回家之后,家里的氛围肯定比不上学馆,还要做农活。

   每日辛苦后,拿起书本都要挣扎好一会儿,要是家中人口多,声音繁杂就更读不进书了。

   自己肯定不能这样,一身清爽的贺宣拿起书本,静下心把下一篇文章诵读几遍。

   余叔和余有粮还没回家,吃完饭又去地里了,天黑之后不能收割,但是晒场和稻田还是要人看守的,余叔把几家人都排了个班,每日都有人守夜,越到最后关头,越是不能放松。

   村里的晒场也有人守着,三三两两的,困了就直接在谷堆边上睡一会儿。

   小竹在牲口棚喂食,打扫,直到看不清才回家。

   给贺宣的房间熏艾草,把明日要用的衣裳这些准备好,才回房休息。

   忍着困意,贺宣背了一半不到,实在学不进去了,就先回房睡觉,明日早些起,读完这一篇再去地里。

   贺宣的五日田假,实际上秋收还没有完成,不过大头稻谷都收的差不多了,后面就是反复晾晒,再收获其他的作物。

   日日在晒场和田地来回的贺宣黑了好些,不说脸和脖子,单单手脚露出的地方,可以说是黑白分明。

   手腕和手臂完全是两个颜色,脚上穿的草鞋,没遮住的地方也晒出印子,脱了鞋脚上一道一道的。

   家中出力最大的就是余叔,因为夏日里不做防护措施,本身已经晒成小麦色,这几日晒下来,晚上都看不见人了。

   不仅黑了,还瘦了,就算于大嫂每日猪肉,鸡肉,腊肉换着花样做,也挽回不了太过辛苦而消失的肉肉。

   贺宣的脸颊都凹下去了,本来就是生长期,吃的再多都不见长肉,脸上的线条清晰可见,婴儿肥下去后,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清隽的少年,而不是孩童了。

   回到学馆的这一日,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还有些不适应。

   这会儿很容易就看得出哪些同窗这几日在干活,哪些人就是单纯放假了。

   因为干活的都晒黑了,朱宇博比贺宣还要黑很多,不止黑了,还胖了。

   “你这几日干什么去了?”贺宣奇怪问道。

   “我跟父亲一起去村里做农活啊,田里有好多蚱蜢,我还抓到一条泥鳅…”

   朱宇博兴致勃勃的分享这五日的成果。

   天气这么热,还在地里玩耍,玩的累了,可不就吃的多了。

   周毓风只是正常晒黑了些,还有几个同窗肤色没什么变化,估计这几日都在家中用功读书。

   忙着秋收,不知不觉到了重阳,贺宣让余婶帮着在城南买了块细布,这是给贺母准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