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况且求教-第2/3页

加入书签
    况且并没有他想的那样心地险恶,更没有要对付两个都御史的意思,他根本不怕弹劾,欢迎还来不及呢,他一心期待皇上压不住言官们对他的弹劾,直接把他免了,罢职回家才是最幸福的事。

    “况大人虽然年轻,倒是好肚量。”镇守太监哈哈笑着夸赞一句。

    听到这话,除了王、方两位,其他人差点笑喷了酒,况且是好肚量的人?那天底下就没有肚量狭窄的人了。这家伙可是睚眦必报,一点亏不肯吃的。

    “哪里啊,老大人夸奖,下官的确是太年轻了,有时候不免气盛,做些错事,好在皇恩浩荡,总是给下官改过的机会。下官当然不会有负圣恩,这次谈判一定会主动接受两位都堂大人的监督,给所有官员作出表率。”况且无比诚恳地道。

    “好,年轻人哪里没有犯错的时候,有错能改,就是好样的。”镇守太监还不明就里,顺着况且的话继续表扬。

    王崇古和方逢时只好苦笑,这位镇守太监大概是太久没人理了,跑这儿来刷存在感了。

    各省各地的镇守太监权利地位并不一样,有的比较有权势,有的不过是在内宫激烈内斗中被撵出来的失意客,被遣散到各地养老。这位老太监显然属于后一种人物。

    山西是边关重地,所以朝廷既设巡抚又设总督,就因为宣府边关太重要了,宫中的势力也不愿意插手这里的是非,免得引火烧身。

    “今天是为况大人和各位要出塞公务的大人们的接风洗尘酒,不说这些没要紧的话了,咱们还是等着为况大人还有列位大人的荣归办庆功酒吧。”王崇古举着酒杯道。

    此话一出,坐在大厅里各个酒桌上的人都是深表赞同。

    大家共饮一杯酒后,镇守太监悄悄对张鲸道:“老哥,你们这次出去有把握谈成吗?现在这里的风声可是一天比一天紧张啊,不过万岁爷既然肯派老哥出去,想必是有万全的把握吧?”

    王崇古等人也都看着张鲸,等待他说出一些细节。

    在这张桌子上,虽说况且是钦差,地位最高,但大家最奉承的还是张鲸。毕竟他可是司礼监的随堂太监,司礼监又是内宫十二监的第一监,是宫里的权利核心。

    随堂太监虽说是第三号人物,也是皇上跟前的红人,所以大家都觉得他才是这次谈判的掌舵人。

    张鲸笑呵呵道:“万岁爷当然是有把握才会派出我们这些人的,不过事情最后也得看俺答王的意思,谁知道他是不是诚信议和呢。议和这种事,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

    张鲸这种人见的世面多了,说话很有技巧,只是说皇上派他出来,并没说是派他出来采购东西,还是参与谈判。

    “如果谈判不成功,边关是否一定能守住?”况且巧妙的把话题岔开了。

    “这种事不好说,下官自然是要和全体同僚死守边关,人在边关在。”王崇古慨然道。

    况且心里一沉,听口气宣府这里并没有太大的把握啊。

    临行前,他和张居正还有戚继光也都研究过,如果鞑靼倾尽全力攻打一个边关,是很有可能攻破的,毕竟九边都要防守,无法预知鞑靼会从何处破关,这样也就把兵力分散了。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毕竟兵力有限,不可能每个边关都驻有完全可以击退鞑靼主力进攻的兵力,要真有这实力,早就攻入大漠了,何必采取守势。

    但让况且更担心的是他听到的一些消息,边关有数位将领被白莲教的人收买了,如果有内奸跟鞑靼里应外合,再多兵力也等同虚设。

    这个担心他只能埋在肚子里,没法跟王崇古和方逢时说出来,毕竟他也不确定是哪个边关的哪个将领准备通敌卖国。

    “不是说上次鞑靼攻入内地,损失也是非常惨重吗?他们都能恢复过来,咱们边关应该恢复的更好才是。”况且问道。

    “他们也没恢复到原来的盛势,这次采取他们想要采取如此大的攻势的确有些令人不解,给人一种迫不及待的感觉。”方逢时笑着回答。

    他并没直接回答况且所问,而是绕着圈子解释边关为何不能恢复到最好状态。这种事原因复杂牵连太广,涉及的人太多,怎么回答都会得罪人,只能似是而非作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