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姑姑们的危机感

加入书签


姜甜知道何老爷子夫妻俩肯定不愿意住到他们家来。

   不过,既然已经在向军爸爸墓前答应了要替二老养老,她肯定不能让何老爷子老两口一直呆在乡下。

   幸好何老爷子老两口不算太老,身体也还健壮。

   姜甜的计划是等再过两年,手里攒到钱了,到时候就在省道边上再盖几间房子,前面做门面,后面住人。

   上辈子她恍惚听谁说过,八十年代其实就已经可以办烟草证了。

   如果是他们家自己要办,姜甜肯定开不了这个口,但要是给何老爷子老两口办个烟草证,开个小卖部啥的,去找一下向军爸爸的老战友们,至少有个门路,可以帮忙问问烟草公司那边,需要什么手续或者证件。

   她这边整理好,报上去,一年不行就两年,只要能把烟草证申请下来,老两口再开个小卖部,一年挣的钱,绝对比在乡下种地多得多。

   自己开店有个好处,不用出去东奔西走,只要爷爷奶奶还能看店,这收入就不会断。

   其实也不用撑这么久,只要等到姜甜长大,能自己做买卖了,何老爷子老两口以后养老的问题就不用愁了。

   别的不说,她对自己的厨艺还是蛮有信心的。

   至少,两个姑姑吃了她亲手做的菜,差点没感动得哭出来。

   小姑姑何爱晴甚至当场表示,如果姜甜真的念书念不进去的话,拿到初中毕业证就去找她,单位别的部门她不敢保证,但食堂肯定能给她安排上工作。

   姜甜吓了一跳。

   这可不是几十年后,在食堂上班都不好意思跟亲戚说。

   八十年代,能进单位食堂,很吃香的好吗?谁家要是有个在单位食堂上班的,过年走亲戚都能吹半天!

   毕竟现在很多老百姓家里都缺油水,单位食堂是最不缺吃喝的地方,小姑姑能把她安排到单位食堂去,看得出来,小两口奋斗多年,在单位已经多少能说得上话了。

   不过姜甜可没打算去单位食堂混日子。

   再说了,他们都走了,爷爷奶奶咋办?

   让他们去省道边上住着还行,毕竟还在本地。让他们跑到离家千里之外的S省?那往后每年回来给儿子扫墓咋办?

   ……

   何家人没想到,田田的妈妈居然这么有本事,一个寡妇带着俩孩子,居然还能在省道边上盖起这么宽敞的四间大屋!

   最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胡琼芳居然还开了个卖盒饭的小饭店,听说生意还不错。

   想到这么贤惠能干的女人,差点就做了她们的弟媳妇,何家俩姐妹忍不住在心里把姜家老大给恨了个半死。

   要不是姜乐平截胡,小弟娶了这么贤惠能干的媳妇,再生个像田田这么聪慧的闺女,一家人这小日子该多美呀。

   听说田田的弟弟学习成绩也特别好,回回都是全校第一,姐妹俩更生气了。

   姜诚本来也应该是他们家的孩子!

   要是小弟能有这样一双儿女,说句不好听的,哪怕真的战死沙场了,也算是后继有人……都怨姜家!

   你说你是真心喜欢胡琼芳?那行呀,娶回去你倒是好好珍惜她呀。

   姜家老大倒好,把胡琼芳骗回去,给他们家当牛做马,进门就要赡养老人、伺候小叔子,姜家老大倒好,自己拍拍屁股出去挣钱了。

   何家姐妹都是这个年代的职场女性,她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每一个能干的女人背后,都藏着一群烂糟糟拖后腿的家人。

   厂里多少女孩子,没结婚之前,那都是组织重点培养的对象。

   等到结了婚,遇到拖后腿的婆家人,加班的时候不让你加班,让你回家做饭带孩子,升职加薪的时候,倒是埋怨单位不照顾女同志。

   不是,大家都在单位熬夜加班赶工期的时候,你跑回家带孩子、给老人洗衣服做饭去了,自己都不在乎自己的前程,还指望单位能破格提拔你?

   就是领导家的孩子都没这待遇呢,你算哪根葱?

   别看何家俩姐妹在单位都发展的不错,背后流了多少泪、吃了多少苦,只有她们自己知道。

   尤其自家小弟还是英勇救人牺牲的烈士,她们在单位就更不能给小弟的形象抹黑了,最苦最累的活儿抢着上,半点都不比男人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