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掰茭白去

加入书签


放完黄鳝钓子,村里和胡琼芳关系比较好的翠芝婶子挎着竹篮,招呼他们一起去大河边掰茭白。

   他们村外面有一条大河,大河拐弯的地方,天然形成了一大片滩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里渐渐长出了大片的野生茭白。

   胡琼芳哎呀一声,懊恼地拍了一下脑门。

   “我说我这几天总觉得有什么事情给忘了,今年咱家还没晒茭白干呢,翠芝你先去,我回家拿两个化肥袋子就来!”

   听到她妈说要去河滩上掰茭白,姜甜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

   “妈,我记得河滩那边淤泥多,下面怕是有不少泥鳅吧?”

   胡琼芳僵了一下,突然跺了跺脚:“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走走走,回家拿铁锹,再带两个桶!”

   两个?

   河滩那边真有这么多泥鳅?

   胡琼芳白了闺女一眼:“你忘啦?你小时候我还带你去那边挖过芦根呢。”

   这个年代老百姓一般的小病都是不去卫生院的,都是自己在家搞点土方子。

   芦苇根就是农村经常用到的一味土方药。

   母女俩急匆匆回到家,拿了两个编织袋,两把镰刀。

   想了想,还是没拿水桶。

   怕女儿不明白,胡琼芳小声对女儿叮嘱道:“回头遇到村里人,你可别说咱们要去河滩那边挖泥鳅,等明天晌午,外边没人的时候咱们再去。”

   河滩那边要是真能挖到泥鳅,那可就是他们家以后的“重要货源”了,而且还是不要钱的那种。

   稻田里的泥鳅毕竟有限,而是割完稻子之后,家家户户都要把稻茬挖出来,重新耕地种麦子、种油菜了。

   到时候田里没有水,泥鳅也活不了,肯定都顺着田埂钻到水沟里去了。

   逃到水里的泥鳅,那就是大海捞针,比在稻田里难抓一百倍!

   要是河滩那边的淤泥下面真有泥鳅,那就好办多了。

   胡琼芳不怕卖力气吃苦,只要一铲子下去,能挖上来几条泥鳅,毫不夸张,她能把铁铲给铲出火星子来。

   姜甜也激动得不行。

   村外大河边的河滩她知道哇,特别大!

   夏天茭白长出来的时候,大片绿油油的茭白叶,简直一眼望不到头。

   那淤泥下面要真有泥鳅,哪怕到了冬天,他们也不愁弄不到泥鳅了。

   而且……冬天泥鳅难抓,到时候价格肯定还会涨起来。

   老妈说得对,这件事情不能让村里人知道!

   不然等入冬之后,地里没活儿了,要是村里的男人们都跑来挖泥鳅,她们母女俩怎么抢得过那帮大男人?

   母女俩一边商量着什么时间点去挖泥鳅能瞒过村里人,一边急匆匆赶路,没一会儿就走到了村外,远远就能看到河滩边已经有好些人在掰茭白了。

   野生的茭白个头不大,但问题是它不要钱啊!

   而且掰回来的茭白除了可以炒菜吃之外,还能切片晒干了,冬天拿来炖肉吃特别香。

   主要也是这个年代的老百姓还吃不起大棚蔬菜,冬天地里除了萝卜白菜,就是芫荽菠菜大蒜那几样,一吃几个月,都要吃吐了。

   所以每年夏秋季节,勤快的主妇们都会晒很多干菜,什么茄子干、豆角干、莴笋干、芝麻叶、白菜干、黄瓜干、土豆片、黄花菜之类的。

   他们村因为占据了“独特的地理优势”,离河滩最近,所以每年还有很多人家会去河滩那边割茭白回来,晒茭白干。

   一大片望不到头的野生茭白,压根都不用抢,胡琼芳冲着河滩吆喝了一声,听到胡翠芝的回答,立刻顺着声音走到她这边,放下化肥袋子,拿起镰刀就开始割了起来。

   野生的茭白个头比较小,如果一个个掰的话,掰半天都掰不了多少。

   所以村里人赶时间的话,一般都是像她们这样,用镰刀直接把茭白沿着根部割下来,然后再从上面割一刀,只保留靠近根部、连着皮的茭白,带回家再慢慢剥皮。

   农村的女人们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没一会儿,两个老姐妹挥舞着镰刀,唰唰唰割倒了一大片茭白。

   胡琼芳割茭白,姜甜就跟在屁股后面捡,不大一会儿,她们带来的两个化肥袋子就装满了。

   回来的路上,胡翠芝还邀请她们过几天去她家挖荸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