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温故1642-第2/3页

加入书签
    从明崇祯十四年二月李自成第一次围攻开封,到崇祯十五年九月底,黄河大水从开封城退去,开封城从战前的37万人,最终生还者不及3万。(注释1)

    “及至夜半,水深数丈,浮尸如鱼”。

    崇祯十五年九月底,当残余明军撤退,闯军划船进入开封城时,所见“水深数丈,浮尸如鱼。”

    相比清军入关后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因满清文字狱与明清文人的夸张描述,数据尚有争议,而崇祯末年的开封围城,因为存有大量史料,当不容任何置疑。(注释2)

    孙世瑞的到来,这段暗无天日的历史,或许会发生改变。

    ~~~~~

    注:

    1、参考文献:《守汴日志》、《汴围湿襟录》、《豫变纪略》、《汴城围陷述》

    2、关于开封决口,《守汴日志》、《汴围湿襟录》、《豫变纪略》、《汴城围陷述》多有描述,除此之外,当时崇祯曾下令彻查,决口当事人,时任开封推官的黄澍被认为有罪,他与给事中陈燕翼曾有过一番争论,现节选如下:

    1、陈燕翼(下同)问:水淹开封,是不是你决的黄河?

    答(黄澍,下同):疏云决河灌之乎?臣应之曰:黄河之不遑修筑者五年矣。崇祯十四年七月二十八日,河从黄金坝朱家寨等处决进七八里,冲入土隄,周王发银钱数千连夜招人堵塞,抚臣髙名衡以下皆半夜出城修筑。当时贼未围汴,约以次年春间大兴版筑。至十二月而贼又攻汴矣,狠攻二十昼夜而贼去,竭两月之力仅修完城垣,而贼又来。自四月二十八日贼困城下,消息不通。七月间,贼謡言决河以惑我众,然自七月至九月初,旬城下俱无水。九月十四日,水到城下,十六日,四门齐坏,洪流万丈,臣等方痛哭求死,遑知水所自来乎?闻按臣严云京曽疏请决河,刘源清亦自认决河,皇上惟敕二臣从实回话,并责旧督臣侯恂、河北巡道杨千古各陈当日确闻确见,仍一面敕问周王及汴梁渡河士民果否十四年有决之事。则臣言可复燕翼说谎之罪,自见矣。

    2、问:如果不是早有预谋,为什么能提前准备好舟逃走?

    答:疏云河水骤至,岂眞舣舟城中以待?臣应之曰:水自十六日湮城,臣絶火城头者五日。臣素募死士十余人,中李用、柳体直二人善浮水。十七日,泛一朩于水上,飘流渡河,三昼夜始达大隄。监军台臣王燮正在隄上催船运粮,见臣血书,捶胷痛哭驾舟进城,先覔周王,以火渐渡。王燮见在,可召而问也。

    3、问:如果不是早有预谋,为什么开封百万百姓都死了,而巡抚、巡按却能活下来?为什么活下来的都是巡抚、巡按这些决策层核心官员,而佐领官这些远离决策层的官员却都死了?

    答:疏云百万生灵俱死,而抚按何以独生?抚按要官独生,而么麽不急之佐领何以偏死?臣应之曰:汴梁百姓、周王宫眷而外,臣七月初旬以防保甲爲名实在人丁三十七万八千有零,至九月初旬再一查防秪,存奄奄待毙者三万余人耳。城中白骨山齐,断髪地满,神号鬼哭,天日爲昏。盖死于饿者十之九,至抚臣及臣等所以不死者,皆分信城头,以城垜爲家也。按臣严云京所以不死者,在河北也,苏同知彭通判原未有专守信地,且以久饿之身归衙与妻子同聚饿死,所以水到不救也。此死不死之所由分也。

    4、问:决河这么大的事,高名衡作为一省巡抚怎么可能不知道?严云京一个巡按就能把事定了?你作为开封推官,巡抚的心腹,说自己对决河毫不知情,却最终在滔天洪水下活了下来,这可能吗?

    答:疏云决河避贼,未有髙名衡不职倡而严云京敢职和者也,未有心腹推官不预谋于两台而能以一人一时独生之者也。臣应之曰:当贼之久困城下也凡五月,抚臣且不识按臣之面,倡和当从何来?臣自六月过河至封丘县,亲诣按臣,轻骑渡河弹压,按臣畏缩不前,臣切齿而去。此后左兵失利,内外隔絶,血书不通,臣能飞身预谋乎?臣有异术能起白骨驱饿鬼而用之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