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监军-第2/2页

加入书签
    嘉靖元年,“命各边巡按御史三年一阅军马器械”。

    “帝又尽撤天下镇守内臣及典京营仓场者,终四十余年不复设”,宦官大量从军队系统撤出,完成了宦官监军向文官监军的转变。(注释1)

    到崇祯即位之初,形势又有了新的变化。

    朱由检锐意边事,他虽然扳倒了魏忠贤,然还是寄希望于心腹宦官,于是不断增派宦官监军,希望通过宦官绕过文臣直接控制地方武将。

    崇祯初年,宦官们以其独有的认真精神督修了边防工事,如宁锦防线。

    地方督抚在监督修建防御工事时往往只上一个大略的奏本,而且奏章文风华丽浪漫,缺乏监督。

    如天启六年,修建宁远工程尚未告竣,关内外遭到雨灾,袁崇焕上疏朝廷:

    “山海内外,官舍民居,倒塌无算;军马露处,死病相连;中前禾黍,狼藉波涛。前屯、中、后、右复然。粮草三军命脉,皆飘荡如洗。阶苔积滑,灶已产蛙。”(注释2)

    不得不说沉灶产蛙,很有点《资治通鉴》开篇三家分晋那味儿。(注释3)

    接着,就是向皇帝要钱。

    接着,朱由校很爽快的给了。

    朱由检继位后,自以为比他哥木匠皇帝更聪明,他命令宦官必须绕开地方巡抚,亲临一线,逐一清点各个炮楼或碉堡的修建情况并汇编成册上交,朝廷以此拨款。

    同时,朱由检派出的宦官们,在维持军纪上也可圈可点,据史书记载,通过他们明察暗访,“有效的”遏制了明军遇敌即溃逃的风气。

    但好景不长,随着皇权的持续衰落,有一天,这些天子近臣们忽然发现,自己完全可以绕开皇帝,和文官合作捞更多钱时,原本已经摇摇欲坠的皇权便加速坠落了。

    于是,就有了开篇王承恩收受孙家贿赂。

    监军东方祝不到三十岁,面白无须,身材修长,每次握住孙世瑞的手时,都有些湿哒哒的油腻。

    注:

    1、《明史》列传卷一百九十二

    2、《明史·袁崇焕传》

    3、“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一》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