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见当年催收人-第3/4页

加入书签
    “苍天啊,如果还有来世,我一定洗心革面不做催收人了!”

    或许是浪子回头的精神感动了上苍,或许是楼下突然出现虫洞,当然更有可能是因为量子纠缠科学神迹。

    总之,当齐孟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来到崇祯十四年,成为孙传庭的长子孙世瑞。

    有诗为证:

    一朝失足入大明,天降慈父孙传庭。

    赌狗老赖坟犹在,不见当年催收人。

    孙世瑞穿越过来的时候,他爹孙传庭已被煤山战神投入诏狱快有三年之久。

    当年,孙传庭因备受杨嗣昌排挤,筹划方略不得实行,愤懑之下,上疏称病,说自己耳聋耳鸣,不能再剿贼了。

    朱由检听后暴跳如雷:什么?想撂挑子?没门!

    于是派御史杨一儁一探虚实,看看孙传庭是真病还是装病。杨御史查验之后,上疏说,陛下,孙传庭真的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朱由检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听说孙传庭和杨一儁是朋友关系,于是再次暴跳如雷,他一口咬定孙传庭称病“显属欺罔”,并认为杨一儁是在包庇友人,遂将这两个怨种同时革职,一起打包投进了诏狱。

    ~~~~~

    “为父与袁公,乃是同科,万历四十七年,在京师有过一面之缘,一起在午门观刑。你提袁公作甚?”

    孙世瑞不再卖关子:“爹,孩儿问你,许你多少兵马,多久可以平定李闯?”

    “为父没空和你闲扯!”

    “爹,待会儿天子召见,必定问你这个,你难道不知?”

    孙传庭不耐烦道:“精兵五千,粮草足够,半年便可荡平流贼。”

    孙世瑞笑道:“傅宗龙,丁启瑞、汪乔年统率数万秦军,皆不是李闯对手,左良玉被吓得望风而逃。父亲您只要五千兵马,真能平定贼寇?”

    “当年袁督师平台召对,信誓旦旦保证五年平辽,结果两年不到,就把皇太极平到了北京城下,最后自己落得个千刀万剐,爹,殷鉴不远啊。”

    见孙传庭眼神不断变化,孙世瑞趁热打铁道:

    “目下朝廷无人可用,才让父亲去送死!去中原和李自成拼杀,朝廷都没钱粮,去了陕西就有钱粮吗?到时只怕不仅救不了开封,连潼关都要丢····三秦形胜之地,南割楚蜀,东连豫冀,西界番戎,北抵沙漠,幅员万里,内列八府,外控三边,各有封守,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注释1)

    “父亲,您的结局,怕比袁崇焕更惨啊。”

    孙传庭怒道:“满嘴油腔滑调,你想考秀才啊!”

    “为父入狱前,让你应付科考,博取个功名,你看看你,读的都是什么歪书!一肚子歪理!三年时光,都让你虚度了!”

    他望着儿子,恨铁不成钢道:“袁公之事,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的。你不好好读书,胡思乱想什么!”

    孙世瑞故意激道:“可是坊间都说袁崇焕是鞑子奸细,勾结黄太吉……”

    孙传庭勃然大怒:“坊间?哪个坊间!是京城那些纨绔子弟之间吧!”

    “己巳年,圣上初登大宝,操切急躁,以为辽事旦夕可定。袁公守若不说五年平辽,便要回岭南赋闲了!”

    “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岂能碌碌无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袁公不务虚名,埋头实干,单骑阅塞,请缨守关,营建宁远,构筑关宁,恃坚城利炮,指挥得宜,连挫奴酋,最后却落得个千刀万剐、身败名裂的下场。为何?只因当年得罪了项城伯一众勋贵!你一黄口小儿,懂得些什么!我大明朝从不缺做事的大才,缺的只是迎合上意、勾心斗角的奸佞,便如杨嗣昌那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