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斩获

加入书签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一月。

   张使君在历城接到太平内卫和红袖招送来的密信,了解了朝廷对青州的态度,与沮授商量过后,他决定带着三万冀州军和两万青州军返回冀州。

   留田丰和褚燕率两万五千冀州军驻扎东平陵,东顾齐郡,与临济的赵云部互成犄角之势。

   张牛角的两万冀州军驻扎在平原城,负责看护和押送冀州运往青州三郡的粮饷军械。

   赵云和卢沛的两万兵马在临济,南可望齐郡,东可看北海郡。

   这样一来,在青州三郡留下了六万五千兵马,足够应付一些变故了。

   主要是有田丰和赵云在,张使君还是放心的。

   至于高览,则被张使君一同带回了冀州。

   一来是想多与高览亲近亲近,毕竟得一虎将不易,总得放在身边宝贝一段时间;

   二来,担心高览一冲动,带着兵马去齐郡帮尘哥儿对付兖州军和豫州军。

   张使君等人回到信都已经二月份了,卢奴太守时苗传来消息,南匈奴王庭的商队已经抵达广昌,不仅如此,一些鲜卑族、羯族、氐族以及羌族的商队也都汇聚在广昌,争相与广昌的太平商号做买卖。

   太平商号从广昌收购来的货物则在卢奴进行分销,销售给一些并州、幽州和冀州本地的商号。

   俗话说商人云集之地,便是最繁华的地方。

   是以,整个中山郡有两个地方最为繁荣,第一是卢奴,第二就是广昌了。

   许多冀州本地的商人掮客都来到卢奴和广昌做买卖,开设酒楼、茶肆、赌馆、艺馆、青楼的多不胜数,其中大多都是太平商号的产业。

   至于屠兀骨编练的胡骑军,也没有辜负张使君的厚望,在开年时,便取得了一些成果。

   ………………

   时苗为人清廉,是个干实事的。

   今年一开年,整个冀州最忙碌的,恐怕除了内卫府的几个间谍头子和太平商号的沮芝以外,就属中山郡太守时苗了。

   一个月里,

   上半月在广昌,批阅外族商队的通关文书,视察互市情况和一些配套设施的建设。

   下半月回卢奴,给关内各州郡商队开具通关路引以及处理本郡政务。

   特别是太平商号在广昌和卢奴的产业发展迅速,摊子是越铺越大,光是雇佣匠人和苦力都有数千之众,这些人怎么安顿,怎么分配,都得时苗这个太守亲自把关。

   按理来说,有些事情应该由下面的人去做,时苗也不会如此辛劳。

   事实上,一些繁琐的杂务和一些跑腿的活计,的确都是下面的人来做,可开设互市这件事情本身就不是那么简单,其间不仅涉及到外事,还有纠纷等,

   人一多,自然会乱,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所有的章程都得时苗亲自过问把控。

   午时过后,

   时苗刚用完饭,走在北城墙上,看着城内繁闹的景象,心中甚慰。

   作为一郡的父母官,最开心,最有成就感的无非就是自己治下之地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了。

   北城门外,络绎不绝的外族商队在兵卒的督促下,排着相对整齐的队伍,等候进城。

   骆驼的铃铛声、马匹的响鼻声、外族人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为了维护广昌城的稳定秩序,田右亲自带着五千冀州战兵驻扎在广昌城内,是以在城墙上,城内、城外都能看见甲胄齐备的战兵。

   就在这时,一名小吏欣喜的爬上城墙,朝着时苗这边跑了过来。

   “府君!府君!”小吏一边跑一边喊道。

   时苗转过身看向小吏,见其一副欣喜的模样,应该是有什么好事了。

   小吏来到时苗身前,躬身拜道:“禀府军,回来了!回来了!”

   时苗眉头一挑,不由问道:“你说清楚,谁回来了?”

   小吏歇了两口气后,咽了咽唾沫,伸手指向东城门的方向,开口道:“胡骑军,胡骑军回来了!”

   “胡骑军回来了?”时苗大喜,

   去年底,也就是年关时,编练成军的一万余胡骑军正式北上……打外族人的草谷。

   没想到快两个月过去了,今日回来了。

   “快,快带我去看看!”时苗一边说着,一边往东城门的方向小跑而去。

   东城门外,身着赤色衣甲披风,头戴鬼面红缨兜鍪的胡骑军,骑在高头战马之上,个个昂首挺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