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捻了捻手指,突然笑道:“孝直确是俊杰,如今朝廷方迁都,正是缺官少吏之时,李某有意请孝直入朝,孝直意下如何?”
“荀君新至,朝堂还缺人吗?”法正面容平静。
他已经听说了,荀彧刚到长安没五天,就去掉了自迁都以来这么久堆积过半的政务。
李儒有些惊讶:“哦?孝直认得荀文若?”
“今岁初曾在颍川书院与荀君有过一面之缘。”
“初平对谈?”
参加过初平对谈,就意味着法正不止能力出色,人脉更是一绝。
荀彧入京后,左右逢源,竟奇迹般的在短短一月之中同时让董卓和汉室老臣们对其刮目相看,出任大司农丞之位,秩比千石,算是一步登天。
名义上是大司农丞,但是实际上,李儒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把董卓所属关中与西凉之地所有政令都送到荀彧这来过一遍。
卫韵怕给荀彧累死,亲自下场出任一文书小吏,百余字甚至更长的奏章表疏统统简洁到只剩一句话。
“张掖郡小城贺番受地动,请粮草三十万斛以解难。”
“三十万斛?”荀彧微微皱眉。
“万人一年多……”卫韵沉思片刻。(这个数字是我在三国志里看到的,邓艾说三千万斛够十万人吃五年,换句话说一人一月五斛,但那是军队,军队粮草数量上讲必然是比平民多很多,而济灾,有口粥不错了,这还没算贪污之类的。)
那么问题来了。
贺番小城,有万人吗?做梦呢?
需要朝廷顶一年吗?扯淡,那要官员干嘛?
“建议,打回,朝廷如今不富裕,地动多是房屋倒塌,回万斛,另免息一岁,告诉张掖官员,当今乱世,万事,还要看手中刀刃锋利否。”
言下之意,一群郡县小官就别像以往打着规矩和法不责众的名号瞎搞了。
卫韵点头,不经意间露出狠辣本性:“若还有缺粮,当以郡县官吏皮肉为粮;然若是做的好了,当用。”
本来就是,贺番多少人?不过千户,人不过三千,万斛够吃多久了?
做好了是应该的,做岔劈了……就无需多说。
荀彧皱了皱眉,但没多说什么。
这种时候,吃人是寻常事,荀文若不喜无辜之人受苦受戮,但贪官污吏此时除去倒也在他接受范围之内。
“阳平关疑似驻军换防。”
阳平关再往南,那就是褒斜道,再南,就是汉中了。
“汉中太守是……”
“苏固。”卫韵提醒了荀彧一句。
“听说过,此人为官甚厚,然不思进取,也不善军谋,如何改了阳平关守军?”
卫韵将卷宗递给荀彧。
“……哦?刘益州与苏太守竟然已到此等地步?那便不奇怪了。”
刘益州,刘焉。
“建议,南部驻军正常驻扎,派人先问询一下苏太守,说不得可以叩开阳平关和汉中。”荀彧每一句话都带着建议,因为他和卫韵都不能完全做主。
“酒泉郡长史建议重开通西域,恢复商道。”
“驳回。”荀彧理都没理,建议也不建议了,直接驳回。
现在通西域的商道丝绸之路并没有完全停止,因此那个该死的长史的意思,明显就是大兴丝绸之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