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杭州城,远没有后世看起来的那种5A风景名胜地的感觉。
没有白居易筑起的白堤,也没有苏轼建起的苏堤,更不要说很久之后的杨公堤了。
西湖那就是年年泛滥成灾的大灾区。
不是什么穷苦人家,是不会往那头住的。
虽然经由著名风水堪舆家称,那是块风水宝地。
但风水再好,它也住不了人啊!
那一带,还是很荒芜的。
直到再往后数年,特别是李泌来了,才从杭州城的居民用水着手,逐步对杭州城进行改变。
此时的杭州城,唯有山,还有一条奔涌的钱塘江,可为之一观。
是以李白的诗中才会写到“观涛憩樟楼”。
樟楼是当时观潮胜地,于樟楼上观赏钱塘江,是为当时人的一大乐事。
每当钱塘江潮水退去,滩涂上的潮沟,就会浮现出如同大地之树般的自然景观。
李白在樟楼停留数时,见到了潮沟形成的景象,自然大为赞赏,诗兴大发。
又有深幽山中,秋风徐来的天竺寺锦上添花。
更叫他再次钦佩于杭州城的风景。
此时的天竺寺,便是李祜穿越前杭州的下天竺,法镜讲寺。
不过老杭州人忌讳下这个字,统一叫做三天竺。
李祜反复诵读着这首诗,心中的澎湃之意,仿若身处其中。
见李白之所见,观李白之所观。
唯有蕴含其中的傲意与狂气,他没那个胆子去体会。
李祜觉得,自己应该做个很苟的人。
能在将来的战乱中,苟活下来就行。
不是都说,“唯愿我儿愚且鲁,无病无灾到公卿”吗?
他已经是公卿,愚不愚,鲁不鲁,都没关系。
无病无灾就成了。
至于狂与傲,也都不是什么好事。
凡事过犹不及。
李祜觉得,自己现在这样平平凡凡的,就很好。
但李良不这么看。
难得鼎鼎大名的从叔李白前往杭州城来探望自己,怎么说,他也得多多少少拿出点东西来,显摆显摆不是?
至少证明,自己虽然在长安寂寂无名。
可在这杭州城内,还是很有地位权势的。
若要叫李祜知道他耶耶心里乱七八糟瞎想这些,保不准一顿小拳头把人给砸清醒。
李良令仆从自杭州城的酒肆中,挑选了两名姿色颇佳的妓子,得意地领到李白面前。
“从叔久不至江南,如今得闲,不如同我一道同去会稽。”
会稽是西施故里,也是有名的出美人的地方。
李白好酒,自然也好美人。
只远观,不亵玩,纯欣赏的那种。
是以他名气大,绯闻却不多。
李白听闻要去会稽,痛快答应。
二人携着妓子,同坐五马大车,自杭州城出发一路南下。
到了会稽的东山,马车停下。
李良左一个小娇桃,右一个小芳李。
左拥右抱,真是好不快活。
两位妓子也颇会来事儿。知道这次邀请自己的,乃是杭州城的使君,殷勤备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