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粒子一-第2/3页

加入书签
    似乎是出于对人类傲慢无知的报复,5月4日,太阳黑子的活动突然加剧,随之而来便是大量太阳耀斑的出现,这对戴森球施工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但科学家早对此有所预期,所以施工队对此的处理还是比较有序的,并未产生多大的恐慌。

    5月4日过后,太阳似乎已经发完了他的小脾气,又变得安静下来。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5月5日,令所有科学家想象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太阳左侧的日冕毫无征兆的突然增大,就好像人的头颅之上突然长出一个巨大的耳朵一般,这个巨大的耳朵瞬间将戴森球计划的1/3工程全部损毁。

    由于事发突然,施工队来不及撤离,220多艘飞船被日冕吞噬。

    至此人类短时间内,再也没有足够的材料和力量在太阳上建造戴森球。

    戴森球计划宣布破产。

    对此次事件的失败,人们将事故的责任全部推给了政府的**和科学家们的无能。

    作为此次任务的主要负责人,李问更是被千夫所指,甚至有人要将他送向国际军事法庭。

    一时间,社会上的舆论导向错综复杂,人们对于政府和科学家的能力也产生了质疑。

    迫于外界压力,李问最终还是被解除了所有职务,与他有相同待遇的,还有逃生舱技术的专家钱明。

    出发之前,钱明拍胸脯保证,只要有他的逃生舱在,便不会出现任何的伤亡。

    可是在220多艘航空飞船中,有83艘是由人类亲自驾驶的。

    当他们的亲人和孩子走上街道抗议时,李问和钱明心理上受到的压力可想而知。

    迫于外界的压力,以及联合国家想要转移人民视线的目的,戴森球二号计划被提上了日程。

    由于太阳的附近已经没有足够的材料进行戴森球的建设,所以科学家们便将目标转移到了木星。

    他们打算点燃木星,使其成为一颗新的恒星,然后利用木星的众多行星,建造戴森球。

    根据计算,新形成的恒星稳定性要比太阳好得多,且政府也会选用AI自动驾驶,保证再不会失去任何一个生命。

    这个计划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虽然此次的戴森球二号计划带来的能量将会是一号计划的千分之一,但这也足以让各个国家心动。

    正当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戴森球二号行动上,任由一号戴森球荒废之时,华国科学家却提出了一个不同意见。

    华国的孙正严提出,可以以原先一号戴森球遗迹作为基础,建设一个恒星级别的粒子加速对撞机。

    孙正严教授为此做出了详尽的可行性报告,可是还是遭遇了诸多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是对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太阳的喜怒无常,他们已经见识过了,花费巨大的资源只为建设一个粒子对撞机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毕竟收益和付出不成正比。

    孙正严面对如此情况,他在他的粒子对撞机报告中发言。

    “在过去的100年中,人类可谓是过得顺风顺水,不论是从物质上的需求,还是从精神上的需要,都得到了极大满足。发展至今的我们甚至利用先进的航天技术已经踏出了地球,在火星上实现了部分殖民,艺术家们在艺术上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在过去的100年中,物理学却几乎未有寸进,无论是新提出的弦理论还是M理论,都无法完美的解释宇宙的真相。似乎在过去的100年中,我们物理学家在虚度光阴,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是的,我们从未停止过努力。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而决定成功的恰巧是后1%。而我们物理界此时所欠缺的正是后1%灵感,如果没有它,我们将会像一群无头苍蝇似的进行不断的试错,这个试错的时间可能是百年、千年、甚至是万年,我甚至不敢设想人类还会有1万年的时间,因为现在我们竟然连自己的太阳都无法征服。在过去的100年中,实验物理只是理论物理的陪衬,它只是验证了以往理论的正确性。这说明现在的环球粒子对撞机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物理学的要求。而这座恒星级别的粒子加速对撞机建成后,它可以将粒子的能量加速到原来的100万倍,这可是宇宙大爆炸开始的能量啊,届时我们必定会有新的发现,从而改变人类窘迫的现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