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理解准确、决心拟定科学。1945年8月,阎锡山部在投降日伪军接应下进占太原和同蒲铁路沿线城镇后,又派史泽波率部进占长治、襄垣、长子和壶关等地,企图打通白晋铁路,占领整个晋东南,并配合国民党军第1、第11战区部队沿正太、平汉铁路向石家庄、北平等地推进。
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保证解放区安全,中央军委命令晋冀鲁豫军区坚决歼灭进入上党地区之敌,除去心腹之患,以便之后将主力转战于平汉线。晋冀鲁豫军区指挥员刘伯承、***遵照军委指示,牢牢把握“战略服从于政略,军事服务于政治”的原则,从战略全局、作战方针和战场态势3个方面准确理解战役任务。在战略全局上,晋冀鲁豫军区坚决贯彻中央指示,以军事斗争支援重庆谈判,以提高我方在谈判中的地位,为尽一切可能实现国内和平,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创造条件。同时,以坚决的军事斗争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挑衅和军事冒险,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保卫解放区。在作战方针和战场态势上,针对史部孤军深入、守备分散的特点,晋冀鲁豫军区指挥员定下战役决心,以所属部队及地方武装,在解放区人民群众支援下,采取“围城必阙”等战法,逐步收复长治。
战前准备充分、士气鼓舞高效。刘伯承根据中央指示和情况发展,于8月10日电令各部立即抽调力量,组建野战兵团,充分做好战前准备。
首先,部队采取“边打、边建、边练”的方法,将游击兵团编成太行、冀南和太岳3个野战纵队,在编制、训练、指挥等方面进行调整,重塑了部队组织结构,从而保证部队作战方式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提高了部队战斗力。
其次,号召部队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而战,打出“打好上党战役,支援重庆谈判”的口号。***提出“上党战役打得越好,歼灭敌人越彻底,***就越安全,***在谈判桌上就越有力量”的号召,极大提升了部队士气。
最后,积极组织开展支前工作,各级地方**动员5万名民兵支前或参战,积极组织兵站和运输队,赶制食品、弹药和衣物等。充分的战前准备,保证了前线供给,为取得战役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战法灵活多变、指挥科学果断。在夺取敌外围各据点后,9月20日,刘、邓决心由长治城东、南、西三面同时攻城,虚留生路于北关,诱使史泽波部北窜,以在野战中歼灭之。在长治遭我军包围的情况下,阎锡山急令彭毓斌率部增援,以解史泽波之围。28日,刘、邓在判明彭部企图后,决定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法,在判明敌援军兵力与我相当,但装备优于我时,力避“啃硬骨头”,只留下地方部队围城,抽调主力部队北上打援。10月5日,太岳纵队果断出击,将彭部各个歼灭。被围的史泽波见援军无望,于8日趁夜从长治突围。刘、邓急令太岳纵队追击,经数小时激战,除少数先头部队西逃外,其余全部被歼,史泽波被俘,上党战役胜利结束。
战法是作战的精髓,灵活多变则是战法的灵魂。一套战法不可能“天下通吃”,只有“因敌而变、快敌而变”,才能取得胜利。根据敌军来援的情况,晋冀鲁豫军区及时调整战法,将作战方式和重点调整为“围点打援”,始终将战役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达到决策先于敌、指挥优于敌、行动快于敌的效果。
巧用隐真示假、有效破敌诡计。我军在决定抽调主力部队北上打援时,为不使长治守军发现我主力部队前去打援,在撤离当天,组织围城部队白天抬云梯进行攻城演练,晚上点灯吹号袭扰敌人,营造我主力部队并未撤走的假象,主力部队则于28日夜悄悄撤离长治城。
在打援部队进攻受阻,刘、邓抽调冀南纵队支援时,为震慑来援敌军,特意令冀南纵队白天开进,故意暴露,以动摇援敌军心。彭毓斌意识到增援计划破产后,在下令辎重和指挥机关向北撤退的同时,为迷惑我军,下令大部队向南佯动,被我太岳纵队迅速识破,难逃被歼之命运。该战役中,晋冀鲁豫军区指挥员根据当面之敌的不同情况,战役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隐真示假的战法,以多样灵活的手段,隐蔽我军之意图,干扰迷惑敌军,成功保证了战役胜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保证解放区安全,中央军委命令晋冀鲁豫军区坚决歼灭进入上党地区之敌,除去心腹之患,以便之后将主力转战于平汉线。晋冀鲁豫军区指挥员刘伯承、***遵照军委指示,牢牢把握“战略服从于政略,军事服务于政治”的原则,从战略全局、作战方针和战场态势3个方面准确理解战役任务。在战略全局上,晋冀鲁豫军区坚决贯彻中央指示,以军事斗争支援重庆谈判,以提高我方在谈判中的地位,为尽一切可能实现国内和平,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创造条件。同时,以坚决的军事斗争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挑衅和军事冒险,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保卫解放区。在作战方针和战场态势上,针对史部孤军深入、守备分散的特点,晋冀鲁豫军区指挥员定下战役决心,以所属部队及地方武装,在解放区人民群众支援下,采取“围城必阙”等战法,逐步收复长治。
战前准备充分、士气鼓舞高效。刘伯承根据中央指示和情况发展,于8月10日电令各部立即抽调力量,组建野战兵团,充分做好战前准备。
首先,部队采取“边打、边建、边练”的方法,将游击兵团编成太行、冀南和太岳3个野战纵队,在编制、训练、指挥等方面进行调整,重塑了部队组织结构,从而保证部队作战方式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提高了部队战斗力。
其次,号召部队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而战,打出“打好上党战役,支援重庆谈判”的口号。***提出“上党战役打得越好,歼灭敌人越彻底,***就越安全,***在谈判桌上就越有力量”的号召,极大提升了部队士气。
最后,积极组织开展支前工作,各级地方**动员5万名民兵支前或参战,积极组织兵站和运输队,赶制食品、弹药和衣物等。充分的战前准备,保证了前线供给,为取得战役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战法灵活多变、指挥科学果断。在夺取敌外围各据点后,9月20日,刘、邓决心由长治城东、南、西三面同时攻城,虚留生路于北关,诱使史泽波部北窜,以在野战中歼灭之。在长治遭我军包围的情况下,阎锡山急令彭毓斌率部增援,以解史泽波之围。28日,刘、邓在判明彭部企图后,决定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法,在判明敌援军兵力与我相当,但装备优于我时,力避“啃硬骨头”,只留下地方部队围城,抽调主力部队北上打援。10月5日,太岳纵队果断出击,将彭部各个歼灭。被围的史泽波见援军无望,于8日趁夜从长治突围。刘、邓急令太岳纵队追击,经数小时激战,除少数先头部队西逃外,其余全部被歼,史泽波被俘,上党战役胜利结束。
战法是作战的精髓,灵活多变则是战法的灵魂。一套战法不可能“天下通吃”,只有“因敌而变、快敌而变”,才能取得胜利。根据敌军来援的情况,晋冀鲁豫军区及时调整战法,将作战方式和重点调整为“围点打援”,始终将战役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达到决策先于敌、指挥优于敌、行动快于敌的效果。
巧用隐真示假、有效破敌诡计。我军在决定抽调主力部队北上打援时,为不使长治守军发现我主力部队前去打援,在撤离当天,组织围城部队白天抬云梯进行攻城演练,晚上点灯吹号袭扰敌人,营造我主力部队并未撤走的假象,主力部队则于28日夜悄悄撤离长治城。
在打援部队进攻受阻,刘、邓抽调冀南纵队支援时,为震慑来援敌军,特意令冀南纵队白天开进,故意暴露,以动摇援敌军心。彭毓斌意识到增援计划破产后,在下令辎重和指挥机关向北撤退的同时,为迷惑我军,下令大部队向南佯动,被我太岳纵队迅速识破,难逃被歼之命运。该战役中,晋冀鲁豫军区指挥员根据当面之敌的不同情况,战役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隐真示假的战法,以多样灵活的手段,隐蔽我军之意图,干扰迷惑敌军,成功保证了战役胜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